原標題:興于快遞外賣的配送機器人,眾多巨頭入局
如今,機器人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主流與趨勢,正在潛移默化影響各行各業,并為行業帶來革命性變革,也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多樣性變化。就像在科幻電影里看到的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但關于機器人換人的說法也是甚囂塵上。
機器人不僅可以解決人重復勞作與人力難題,還能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實現過去不能想象的新商業模式。
在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看來,機器人學的進步和應用是20世紀自動控制最有說服力的成就,是當代 意義上的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綜合了多學科的發展成果,代表了高技術的發展前沿,它在人類生活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正引起國際上重新認識機器人技術的作用和影響。
目前,機器人已應用在工業生產、物流、教育、家庭生活服務等領域,未來還會在金融、醫療、政務等領域被廣泛應用。
作為基礎設施的物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快遞業務配送單量與日俱增的情況下,則都選擇采用機器人與快遞員協作的方法,來緩解最后一公里配送壓力,以期達到速度快、高質量配送服務效果。
起初,配送機器人主要依托高精度地圖數據+智能導航系統等。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現在企業利用ai、算法等技術,再結合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自動駕駛型配送機器人。下圖(配送機器人研發企業(部分 ))則是研發、制造機器人的企業。
配送機器人行業的興起是伴隨著快遞、外賣行業的高速發展而衍生出的新硬科技產品,所以在這12家企業中,除亞馬遜、阿里、京東、美團點評、蒂森克虜伯5家大型上市企業外,其余7家都是初創型企業或正處于成長期的新型科技企業。
究其原因,是由于最后一公里配送業務需求不斷增大,吸引了越來越多機器人創業者,如擎朗智能、九號機器人、starship technologies等企業,他們開始著力研發送餐、配送等全系列機器人。像擎朗智能研發的花生系列機器人,包括花生運輸機器人、花生酒店機器人、cubic配送機器人等。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企業外,被吸引的入局者還有拼多多、可口可樂、zmp、百度等眾多國內外企業。
zmp已在大學和公寓大樓中測試了其送餐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辦公樓,公寓和大學等環境中導航,并通過升降機或樓梯將食物獨立地帶給客戶。亞馬遜scout配送機器人,已為亞馬遜的prime客戶提供上門送貨服務。starship technologies已將其小型自動駕駛機器人投放到普渡大學、匹茲堡大學,為學生配送披薩、壽司、咖啡等食品。
而在中國,阿里菜鳥、京東、蘇寧、美團等也已將用于配送的無人車系列產品,陸續投放到寫字樓、住宅小區、大學校園之間進行無人送貨。此外,美團自主交付平臺也已在北京和深圳試行無人配送,利用無人駕駛設備提供自動送餐服務。
據麥肯錫預測,未來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將自動進行配送。
愛德利華4u,能否成量產、落地轉折點
不過,由于技術不夠成熟,在配送機器人落地這件事上,并不那么順利。配送機器人的落地大多集中于封閉場景,或處在試點階段。劉強東在展望未來時曾表示“5年后,給你送貨的都是機器人”,目前的狀況來看,要真正完全落地,還有待時間檢驗。
配送機器人中有四個關鍵技術,分別是計算、視覺、語音、驅動,在語音技術上中國與發達 、某些發展中 差不多,但在計算、視覺、驅動這三個領域各地區差距比較明顯,亞洲和東南亞地區,表現尤為明顯,這已經成為機器人行業發展的 挑戰。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