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一家汽配廠的總經理,最近我愈發覺得,這年頭找個肯吃苦、有技術的工人真的是太難了,就算能找到,那工資上一般也是超出預算不少的,實在是讓人煩惱不已。
關于這,本來我覺得這是沒有辦法的,人力成本不斷攀升嘛,到哪都一樣。直到有一次,我去韓國旅游,發現原來這一次都可以改變。記得當時我是和一個同行的老總一起去的,旅游之余也兼顧工廠考察,去一家同行老總認識的汽配廠轉了轉,轉下來的結果讓人頗感驚喜——這是一家規模同樣不大的工廠,但居然實現了無人作業,整個廠里見不到多少人,大多工序都由機器人代勞,由此顯得格外高效和有條不紊。可見在制造業上,韓國也還是超過國內不少的。
更驚喜的是,我們還和企業負責人聊了聊,從中得知現在的機器人價格并不高,折合人民幣8-9萬一臺的機器人不僅能取代至少一個工人,而且能24小時工作、幾乎沒有失誤率、不怕熱,使用性價比高得有些夸張。
所以回來后,就有些心動,希望自家工廠也能有一條機器人作業線,可以配合注塑機、沖壓機床、激光切割機、鉚釘機等專機完成上下料。心動不如行動,很快我就在和其他幾個合伙人研究了可行性后,出去考差了一圈。考察后發現,隨著國產機器人品牌的崛起,按摩椅的價格被拉得越來越低了,現在國內一臺可連接起工廠內不同工序,性能也可觀的協作機器人都不要8萬,只要6萬一臺了,就更加心動了。
不過,機器人的問題是解決了,還有機器人流水線的問題需要解決。據我了解,如今國內雖然已經把機器人做得很好,但專業設計機器人流水線的公司還很少,同時也不怎么專業。好在另一個朋友又推薦了我一家日本公司,叫preceed(上海新魁機電科技,有阿里巴巴店鋪,說是在這個領域做得相當專業,而且現在因為剛剛進入中國市場,出于打口碑的目的,價格上頗有優勢。
當然,有一句話說得好:眼見為實,考慮到他家工廠就在上海松江,我還去他們的工廠實際踩了下點,下面就是我踩點后的一點感受:首先,日本企業強調并重視的5s管理在這里做得非常好,整個工廠非常干凈,所有人也都在有條不紊地工作。然后,展示中的機器人生產線核心,也就是機器人架臺我看著做工非常扎實,比如上面覆蓋的透明pvc版都是made in japan的三菱防靜電板,里頭的鋼軌臺面也很有分量感,可以想象把這樣的架臺買回去,即便每天承受高負荷的重量,也很難出現任何問題。
而如今,我們公司已將協作機器人和preceed機器人流水線配套采購回來有半年時間。說真的,整個流水線系統穩定而高效,同時穩定性也值得表揚,很好地替代了部分的人力,使用體驗上讓人相當滿意。
來源:站長之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