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 17:50作者:黃頁編輯:
分享
人們靠著海,看著落地窗,享受新鮮的美食;而在另一邊,自動米飯機、自動切海鮮機器正處理食材,大堂內送餐機器人來來往往——這樣一幅大自然與現代感碰撞又和諧的場景,正發生在韓國江原道束草市的bongpo muhguri house餐廳。
由于餐廳獨特的臨海地理位置和新鮮的海產美食,每到午餐時間,就會看到上百位男男女女就餐的熱鬧景象。
552 414 >
這家坐落于韓國著名風景區的餐廳源源不斷吸引著顧客,6年間從零開始發展至如今的“地標餐廳”,在整個韓國都小有名氣,成功的秘訣卻不僅僅只靠天然的地理優勢,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哪?
553 275 >
古老的潛水職業,30年捕魚經驗,新鮮為第一道關卡
新鮮的食材,是這家僅6年歷史的餐廳備受游客推崇的首要秘訣。
bongpo muhguri house餐廳的創始人、也是現任店主李光朝,曾是韓國最后幾名東海潛水員“muhguri”之一。“muhguri”是一個格外古老的職業,它是指帶著鐵制的沉重裝備、依靠連在衣服上的一根管子到深海采集海鮮并以此為生的人。背負60多公斤的設備潛入深海進行8至9個小時的捕魚活動,150米長的空氣軟管是他們唯一的生命線。由于其過于危險,此職業現在幾乎已消失絕跡。
人們經常說這些在海底工作的人們,不僅在海里謀生,也在海里生活,他們處于生與死的邊界。
李光朝有著30年左右潛水捕魚的經歷,如果天氣好,早晨還會去淺水區海捕撈海鞘、海參、海膽、章魚等食材。在bongpo muhguri house餐廳的入口處,展示著他作為muhguri 的潛水裝備。
554 330 >
身為muhguri 的經歷,讓他對所有海鮮食材如數家珍:哪些海產最美味,哪個部位最鮮美,每種食材如何保證新鮮度……不同于一些完全不了解產品的外行老板來說,他能確保顧客每次都能品嘗到最鮮美的海產。
相對于中式火鍋、川菜等用多種調料掩蓋了食材新鮮程度和本味的烹飪方式,生食對食材新鮮度要求更為苛刻,顧客每一次的品嘗是對品質最直接的進攻,而bongpo muhguri house得到客人的持續認可則是最好的棒球桿,這是餐飲界漂亮的全壘打。
在現代工業化網箱養殖的捕魚社會,古老的muhguri捕撈方式顯得格外難得,可以稱得上是別樣的“文化遺產”。從一名小漁民成長起來,李光朝現在不僅開了這家4層樓的餐廳,還經營了餐廳旁邊的便利店和咖啡店,他常年在驚濤駭浪中鍛煉出的堅韌意志、日積月累的經驗以及對食材的嚴格把控,成就了bongpo muhguri house。
冒險精神——“這就是科技”
30多年的潛海捕魚經驗,還讓他擁有了敢于嘗新的冒險精神。
餐廳用了很多自動化機器,比如自動米飯機、自動切海鮮機器、送餐機器人等先進的現代化產品。在整個韓國內,率先使用全自動化機器和送餐機器人等現代化產品,是李光朝走得最快也是最穩的一步,他欣賞并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性和新鮮感。
“這是科學,時代發展帶來的便利為什么不用?”
554 312 >
由于處于旅游景區,其客流情況隨著淡旺季有極大的波動,原來的做法是旺季時聘請大量的兼職員工,淡季只保留少量長期員工,但在韓國有法律規定,一名兼職的工資換算成人民幣最低需達12000元。為了滿足效率,一層樓需要使用十幾名兼職,成本十分高昂。
李光朝主動找到國內領先的送餐機器人研發企業總部,從剛開始的2臺到現在的4臺,送餐機器人承擔了這家300㎡的小店內幾乎所有的送餐任務,這也是送餐機器人實際場景的極致使用。
事實上,國內300㎡的店鋪通常使用1-2臺機器人,而bongpo muhguri house直接采用了4臺。由于其作為網紅餐廳客流量巨大,機器人需要不間斷地工作,將機器人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減少了一半兼職員工的使用,還能保證服務更加標準。其使用的送餐機器人使用壽命為10年,而價格卻低于一名兼職一年的成本。
554 293 >
在高性價比下,送餐機器人還改變了餐廳員工的工作方式。
與其他餐廳不同,店員無需為顧客傳菜,只需要在出餐點等候,將后廚做好的食物放置在等候中機器人的托盤上,點擊屏幕選擇桌號即可開始配送。
通過研發企業普渡科技打造的調度系統,餐廳的四臺機器人實現了令人驚嘆的“臨停補位”工作模式,保證每次出餐時一定有機器人可以進行送餐。在出餐口,同時可容納兩臺機器人等待配送;當其中一臺機器人出動時,在補位區的送餐機器人將從待機狀態中被喚醒,從而自動填補送餐空缺,及時補位。
相比人工在嘈雜環境中溝通較為低效、繁忙時可能送錯位、兼職員工服務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機器人數據化的記憶更為可靠,并且能相互間直接“溝通”,即時感知規劃,運行效率因此提高數倍。而效率,則直接影響了顧客品嘗到的食材新鮮度。
從后廚自動料理設備制作美食,到送餐機器人自動送餐,bongpo muhguri house成為了韓國智能化餐廳運營的標桿。
523 577 >
一邊是享受美食和海天一色的人們,一邊是自動化的后廚和來來往往的送餐機器人。
這樣一幅大自然與現代產品碰撞又和諧的場景,正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精妙科技一同發生的化學反應。
來源:泡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