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工智能全面布局:小小芯片 圓了世界級創新的夢想
“人工智能”是各國布局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戰略方向,2019年,國家出臺指導性文件鼓勵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回望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來看看人工智能從業者在這一年的故事。
見到吳信東的時候,他正在北京一家餃子館里進行調研,這家店今年引進了吳博士團隊研制的人工智能出餐系統,就是對餃子進行“人臉識別”。
明略科技首席科學家 吳信東:餃子檢測技術看看這個餃子里面有多少比例的完全合格。
在每個出餐口下面,都有這樣的實時監控設備,一秒捕捉餃子的最終狀態,一是看看餃子的飽滿度,二是看色澤,所有數據傳輸到后臺,幫助店長監控每個餃子的質量。
明略科技首席科學家 吳信東:我感到非常幸福的就是(2019年)我們整個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界,做的好多東西,做的好多應用,正在落地,落實到千家萬戶。
2019年,國家出臺了《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的指導意見》,其中這一句“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產業應用為目標”,讓整個人工智能行業興奮不已。在外人眼中功成名就的吳信東,也是在去年離開了工作27年的國外高校實驗室,回國加入一家民營企業做首席科學家。
這一年,吳信東所在的企業成為了科技部指導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在這個國家級平臺上,更多技術資源、產業鏈資源、金融資源匯聚、共享。
明略科技首席科學家 吳信東:(2019年)兩個關鍵字,一個是busy(忙),一個是happy(樂)。趕上了這輪大好的形勢,因為國家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跟經濟實體的深度融合。
如果說吳博士餃子鋪在2019年人工智能的熱潮中尋找到了落地場景,那么上海的朱瓏博士,則在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闖出了一片天。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 朱瓏:芯片大概就在指甲蓋這么大的地方,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都跑到這里面,包括ai的算法,模型全部跑到里面。
2019年,朱瓏團隊研發出國內第一款人工智能云端芯片——“求索”。為了證明“求索”芯片的真正實力,朱瓏博士干脆將發布會變成考場,現場演示芯片的算力,讓芯片在現場“跑”起來,實時捕捉幾百位來賓的面部特征,然后直接在大屏幕上甄別對比。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 朱瓏:(現場)六七百人就進入兩百個攝像頭,然后實時解析出來,那對不對、錯不錯,在大屏幕上全部都能看得出來。
朱瓏說,這些年,國家在半導體產業積累的人才、技術、生產能力,夯實了創新的基礎,為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提供了可以彎道超車的機會和條件,“求索”芯片得以順利問世。也正是這枚小小的芯片,獲得了不被別人“卡脖子”的底氣,也圓了做他世界級創新的夢想。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