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光伏行業競爭激烈、規模萎縮,產業鏈上的企業也使出渾身解數意欲解困,這其中就包括向資本市場沖擊。
11月14日,四川英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杰電氣”)過會。該公司本次擬登錄深交所創業板,預計募資金額3.06億元,用于產品擴建技術改造、技術中心升級改造等項目。
據招股書,2016—2018年,該公司業績呈持續上漲趨勢。
報告期內,英杰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2.77億元、4.1億元,2017年、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59.14%、47.98%;同期,該公司凈利潤分別為3443.73萬元、7216.39萬元、1.1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09.55%、56.87%。
但光鮮業績的背后,實則隱患重重。
以2018年為例,相較于上年度業績,英杰電氣2018年營業收入增速放緩近12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放緩近半。此外,該公司壞賬風險逐年提升,客戶質量待考。
針對上述問題,12月24日,時代商學院向英杰電氣發函調研,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壞賬問題嚴峻
英杰電氣成立于1996年1月16日,公司主要從事功率控制系統裝置為代表的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國內光伏、led新光源、冶金、石油化工等行業提供功率控制和其他自動化控制設備。
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英杰電氣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02億元、8771.73萬元、1.08億元。其中,該公司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為2749.17萬元、2478.16萬元、2741.93萬元,分別占當期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比重的27.04%、28.25%、25.42%。
可以看到,報告期內,英杰電氣每年約有1/4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無法收回,壞賬風險較高。
從該公司收入構成看,英杰電氣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光伏、半導體等電子材料行業。報告期內,光伏行業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近半。
近些年,我國光伏行業基本處于供過于求的態勢,尤其在2018年“5·31新政”出臺,要求降補貼、限規模,光伏行業下游客戶端需求緊縮,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本月5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光伏產業將在明年加速整合,預計頭部企業生產規模會越來越大,部分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光伏市場。
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英杰電氣壞賬準備中,光伏行業占比最高。2016—2018年,英杰電氣計提來自于光伏行業的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為2373.42萬元、2031.74萬元、2334.43萬元,分別占當期壞賬準備比例的36.38%、54.75%、39.93%。
客戶質量待考
據英杰電氣上會稿,2016—2018年,公司前十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8886.38萬元、1.96億元、2.75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的51.31%、70.95%、67.08%。
其中,云南冶金云芯硅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芯硅材”)為英杰電氣2016年第二大客戶,當期銷售金額為1451.82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的8.38%。
一般而言,在確保實際收回貨款,且能保障公司業務獨立性的前提下,大客戶銷售金額高有利于企業快速拓展公司規模。不過,英杰電氣來自云芯硅材這位大客戶的收入似乎無法得到保障。
民事裁定書(2018)云0302財保6號檔案顯示,2018年9月25日,英杰電氣向曲靖仲裁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查封云芯硅材位于曲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民事裁定書(2018)云0302財保7號檔案顯示,同年11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法院裁定查封云芯硅材上述地址國有土地使用權,查封期間三年。
如此手段催債卻仍未能追回相關款項。英杰電氣上會稿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計提云芯硅材壞賬準備金653.79萬元,占來自該客戶應收賬款比例的90%。
英杰電氣曾多次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被告人支付合同買賣涉及的貨款金額及利息。這是否暗示著英杰電氣的下游客戶質量欠佳?
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優化資產結構,2016—2018年,英杰電氣累計發生10次債務重組。其中,單項債務重組損失金額達10萬元以上的有5項,涉及企業分別為上海森松、西安晶體、洛陽中硅、晶陽能源和北京京儀。針對上述5家企業所欠債務,英杰電氣分別按50%、85%、90%、70%及95%的比例對應收償還債務進行打折。
時代商學院認為,英杰電氣主營業務面向的下游行業主要以光伏行業為主,而近年隨著政府補貼退坡,尤其是2019年1月1日起,補貼標準下降至0.1元/kwh,下游裝機容量增速明顯放緩。英杰電氣作為上游供應商,在光伏行業市場洗牌的考驗期間,其客戶壞賬風險攀升,且為求收回賬款存在對客戶欠款進行打折的行為,實難不令外界質疑其客戶質量以及公司經營可持續性。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