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鹵鴨等中式傳統肉制品一向是中國人喜愛的食品,然而,傳統加工過程工藝粗放、能耗高、產品品質不穩定、危害物含量高等問題也一直讓國人只敢過過嘴癮,不敢大快朵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舉辦了中式傳統肉制品工業化加工與危害物控制技術研討與培訓活動,活動針對中式傳統肉制品加工企業現狀,圍繞中式肉制品工業化加工技術裝備、快速檢測手段等專題,為企業量身定制培訓報告。
449 298 >
多方齊聚探討中式傳統肉制品加工設備及行業發展方向
8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舉辦了中式傳統肉制品工業化加工與危害物控制技術研討與培訓活動。加工所副所長張德權研究員主持活動。
臺灣輔仁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的10位專家、企業家受邀作了專題報告。
張德權指出,中式傳統肉制品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傳統加工過程存在工藝粗放、能耗高、產品品質不穩定、危害物含量高等問題。研發中式肉制品工業化加工和危害物控制技術,提升產品科技含量,促進中式傳統肉制品標準化、規?;?、綠色化、營養化、工業化加工,必要且迫切?!笆濉币詠?,國家設立專項資金專門支持中式傳統肉制品工業化工作。加工所堅持“學科前沿、國家戰略、產業需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推動中式肉制品走向世界為己任,2014年與輔仁大學民生學院聯合主持承擔了科技部港澳臺科技合作專項“中式肉制品工業化加工與危害物控制技術合作平臺”,合作3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通過舉辦此次研討和培訓活動,一方面交流研討港澳臺科研專項最新研究進展,另一方面推廣交流新技術,開拓新思維,創建技術推廣轉化新模式。他希望通過此次培訓繼續加深科企合作,共同促進中式傳統肉制品工業化進程,使其踏出國門,走向世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