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2020年1月9日,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將于北京751d·park盛大召開,敬請期待。【】
原標題:冬奧會延慶賽區明年基本建成,上月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開始造雪
包括冬奧場館及配套工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首場測試賽賽道完成九成造雪工作
昨日,延慶區區長于波參加新聞通氣會。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延慶區區長于波
明年延慶將基本完成冬奧場館及配套工程建設,同步推進場地清理,完成87個地塊生態修復。基本完成西大莊科村升級改造項目。延慶區加大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建成冬奧森林公園。推進科技冬奧,搭建5g、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品在冬奧基礎設施建設、場館運行、城市服務保障等應用場景的對接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實施。
新京報訊 12月24日,延慶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記者從延慶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截至12月22日,北京冬奧會首場測試賽賽道已經完成造雪工作總進度的90%。
冬奧會首場測試賽將于明年2月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上月,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開始造雪,目前,從山頂出發區到集散廣場,被冰雪覆蓋的競速賽道已經成型。速降賽道已取得國際雪聯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四項認證。
年底前完成造雪工作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主要承擔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賽事。擔負高山滑雪項目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建設7條雪道,賽道全長約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過900米。冬奧會時將舉行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等11個項目的比賽。
為滿足首場測試賽需求,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訓練道及相關技術道路已全部建設完成,今年年底前將完成造雪工作。目前,延慶賽區各項工程進展順利,服務測試賽的相關索道系統已完成運行調試,賽區內、外道路系統、電力、通信系統已實現聯通。
據了解,此次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測試賽相關雪道涉及造雪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造雪量約26萬立方米。按照造雪計劃安排,本次造雪將三種不同類型雪道(競速賽道、訓練道、技術道路)分為16個區域分頭推進,共投入各類造雪機117臺、壓雪車19臺。
在冰雪場地資源方面,除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外,延慶冬奧村、山地新聞中心、冬奧森林公園等一批工程也正在加緊建設,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包含8塊冰場的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即將完工,萬科石京龍滑雪場、八達嶺滑雪場、北京夢起源室內冰場、40000平方米以上的媯河自然冰場正在營業。此外,今年4月動工的冬奧森林公園,將于2020年12月完工,冬奧森林公園定位為一處展現冬季奧運特色,實現遷地保護策略,融合當地景觀風貌的綠色鄉鎮公園。
雪道表面須是冰狀雪
這位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比賽選手最高時速能達到130-140公里的滑行速度,國際雪聯對雪道硬度有嚴格要求,因此造雪成為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根據比賽要求,雪道表面必須保持結晶狀態,近似于冰面,這種雪被稱為冰狀雪。
“冰狀雪可減小雪板和雪道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讓選手不論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是一樣的相對完美,以確保比賽的公平性。”該負責人介紹,冰狀雪的制作過程相對復雜,首先經過人工造雪完成雪道造型,然后將雪道打開翻出下層雪,再均勻連續地向雪面注水,增加雪的含水量。注水后通過壓雪車反復翻壓將濕雪攪拌均勻再壓平,經過板結和下沉,表層雪風化形成軟雪,再經人工多遍清除,最終才能形成專業的雪道。
2019年,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建設項目共28項,25項已實現開復工,剩余3項(即米家堡110kv輸變電工程、小大路改建設工程、松閆路大修工程)也即將按照計劃明年陸續開工。其中西白廟220kv輸變電工程、海陀(冬奧會2#)配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后黑龍廟大修、海陀山s波段雷達建設、冬奧會延慶賽區造雪引水及集中供水工程、應急水源保障工程等7項已完工。按照工程進度,其他各項工程正在穩步推進,項目總體進展情況可控,高山滑雪世界杯水務、電力、氣象保障等配套工程已達到測試賽要求。
■ 聲音
延慶區區長于波介紹,明年將基本完成冬奧場館及配套工程建設
冬奧會延慶賽區明年基本建成
12月24日,延慶區區長于波介紹,冬奧會延慶賽區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
2019年,延慶區冬奧會籌辦工作加速推進。28項冬奧場館及外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按計劃開復工25項,進展順利。
冬奧會籌辦工作加速推進
于波介紹了2020年延慶區的重點工作。明年將基本完成冬奧場館及配套工程建設。同步推進場地清理,完成87個地塊生態修復。基本完成西大莊科村升級改造項目。延慶區加大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建成冬奧森林公園。推進科技冬奧,搭建5g、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品在冬奧基礎設施建設、場館運行、城市服務保障等應用場景的對接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實施。
2019年,延慶區冬奧會籌辦工作加速推進。28項冬奧場館及外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按計劃開復工25項,進展順利。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部分競速賽道及相關設施已交付使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主體結構完工,延慶冬奧村及山地新聞中心有序施工,綜合管廊投入使用。西大莊科村改造項目開工。生態修復同步落實,冬奧森林公園開工。海陀山天氣雷達和延慶賽區自動氣象站建設全部完成,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做好賽事服務保障方面,延慶區已經完成14家接待酒店簽約,冬奧醫療專區即將投入使用。高山滑雪世界杯籌備加速推進,建立“三處十二組一團隊”指揮保障體系,劃分41個外圍保障網格。場館運行和競賽組織扎實推進。此外,延慶區還完成第四屆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參展工作,舉辦全國速度滑冰馬拉松等14項冰雪賽事活動,累計組織冰雪培訓進校園及群眾上冰上雪5萬余人次。
延慶交通瓶頸將全面打破
12月24日,延慶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延慶區區長于波在會后參加媒體座談會,他表示,京張高鐵主線、延崇高速北京段即將通車,對外交通瓶頸全面打破。
于波表示,過去我們到八達嶺長城旅游,走京藏高速、京新高速,有時還會堵車。高鐵開通后,將會大大方便游客到延慶旅游的交通出行。
京張高鐵延慶站附近就是延慶園,中關村延慶園不斷聚集起現代園藝企業、體育科技企業、新能源和能源互聯網企業等,交通條件的改善將對產業發展、人才引進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我們也在研究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引進和保障政策的完善,高鐵開通后,對中關村延慶園的產業發展會有很大的拉動作用,人才、資金、項目都會向這里聚集。
京張高鐵開通不僅方便了延慶區市民的生活出行,也會帶來公共服務供給的豐富。交通條件改善后,酒店、商場都會多起來,吃的、買的、住的,我們在服務的供給側就會有更多文章要做。
新京報記者 吳為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