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以特色街區、古鎮景區為重點,以“繡花功夫”推廣商業領域電氣化,“一針一線”般的精心打造“全電街區”、“全電景區”,用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呵護城市特色商旅文化品牌,滿足社會清潔用能需求。
擁有2余年歷史的蘇繡,以繡者眼力、手力、腦力、心力相融并舉的一派神功,久負盛名,位居中國四大名繡之首。
蘇繡之法在于飛針走線間一以貫之的法度。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營銷部門在商業領域電氣化推廣工作中,面對商貿密集區內餐飲、民宿等商戶形形色色的服務需求,不斷積累實操經驗,練就了一身以“細巧精”為特色的“繡花功夫”。
“細”是“細宣講消解顧慮”。他們善于運用比較法,以最大的耐心,整理制作數據、圖片、表格,以宣傳頁、展板、微電影、志愿者活動等多種形式,向區域內商戶講述電能替代好故事,清晰直觀地展示電氣化改造在安全性、效益等方面帶來的好處,爭取商戶的認同;
蘇州吳江同里供電所營銷員沈紅華直到今天還能清晰記起自己去樂惠酒樓和老板溝通的情景。
第一次,“不需要”三個字將他擋了回去;第二次,“我們忙”又是個閉門羹;第三次,他學乖了,趁著人流量稀少的時候去,這回老板倒是聽他說了幾句,隨即一系列問題向他拋來:用電成本是不是比用煤、用油貴?用電做菜,菜的味道會不會變,要是變了,影響生意怎么辦?白天施工影響營業,怎么辦?……第四次,他給老板帶來了一份用電的成本計算方案和不影響營業的施工方案;第五次,他帶來了一位經常使用電爐做菜的同事,詳細解釋菜的口感并不會變;第六次,老板說考慮考慮;第七次,第八次……
終于,這家樂惠酒樓成為了最早的試點商戶之一。
(樂惠酒店改造前后用能對比)
作為蘇州旅游的必來打卡地,平江路上一直熙熙攘攘,時不時從沿街各家餐館的后廚飄出陣陣香氣,那是讓人都無法忘卻的蘇州味道。
負責平江路“商業餐飲電氣化”改造項目的蘇州供電公司用電檢查員徐怡佳首先瞄準了本地品牌餐飲企業和人氣網紅餐廳進行改造試點,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平江路上知名蘇幫餐廳魚食飯稻、《都挺好》餐館“食葷者”原型翰爾園成為平江路上最早試點的“網紅餐飲店”,使用液化氣罐的廚房變身全電廚房。
“廚房干凈衛生了,最重要的是守護了大家的安全,而且成本比用液化氣罐降低了不少。”魚食飯稻的工程部負責人張松光說,每月在廚房用能成本可以降低一千元,一年可節省一萬多元。
“火力可以和用燃氣、液化氣媲美,炒出來的菜口感也基本一樣。”從事廚師3年的沈文告訴記者,電磁灶臺經過量身定制,火候十足,油煙沒那么濃,整個夏天廚房再沒有改造前那么熱。
用示范效應帶動區域內其他商戶的改造,小徐和她的同事以點帶面,推動平江路建成全電街區。
“巧”是“巧布局配套先行”。“只要不出現電不夠用的情況就好。”鑫鶴樓飯店老板陳先生表示。看來,能否保障電力供應也是商戶對參與電氣化改造的重要擔憂。
為此,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在推進全電街區建設的同時,及時做好規劃布局,配套先行,推出組合服務措施,不斷提升餐飲商戶的獲得感。對于因電氣化改造產生的業擴需求,開通綠色通道,加快落實配套工程建設,縮短通電時間;積極協助客戶實施內部工程改造,設立專項資金,為主動實施電氣化改造的餐飲商戶提供補貼,降低商戶投資和運營成本。
在同里古鎮實施全電街區改造初期,他們對同里古鎮所有入戶電纜進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居民、小作坊等小用戶全部更換成4×16平方毫米電纜,酒樓、民宿等大用戶全部更換成4×35平方毫米電纜,供電能力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電能替代的需要。
著名民宿“花間堂”是最早加入試點改造的商戶之一,店長說起廚具置換貼補政策笑容綻放,由衷的贊許道“這個改造真的可以!“
“精”是“精定制一戶一策”。他們善于結合實際,在方案設計、設備定制,設施配置、分布式光伏、新型儲能項目的改造建設等方面為每戶提供定制“一戶一策”的獨立解決方案,做到對建筑結構、景觀變動最小。他們克服自身困難,從商戶的角度出發,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配合實施改造,將查勘和施工對商戶生活、經營造成的影響降到最小。
如為梁豐生態園設計的全電景區“大定制”方案,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經過多次實地查勘、需求溝通和論證,最終成功定制了包括10艘電動游船、2輛電動游覽車及充電設施改造建設、景區路燈照明及亮化工程改造的個性化方案,受到景區高度認可。
全電廚房灶具“小定制”則更加細致入微,如改造走訪中,蘇州供電公司用電檢查人員在一餐飲商戶廚房發現,灶臺前地面放了一塊5厘米厚的破木板,很影響廚房美觀,感覺很奇怪。詢問后,老板道出原委,原來一般標準灶臺高80厘米,如果不墊板他炒菜很累,而且易滑倒;針對老板的需求和習慣,他們根據老板身高,訂制了75厘米高的灶臺,破木板從此消失了,美觀又安全。
“蘇繡之絕”是精細的工藝造就的完美效果。
針腳越密越精細,耐心越足越見功力。正是這樣絲絲入扣,細致入微的服務真功夫,才“繡”出了一幅幅全電特色街區,全電古鎮景區的清麗美景,迎接著來自遠方歡樂的游客。
2019年,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已完成平江路、觀前商圈共計107戶餐飲商戶“瓶改電”工程,不僅消除了潛在消防隱患,保護了平江路風貌,同時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平江路整體形象。完成吳江同里古鎮全電街區一期建設,共計53家商戶的全電化廚房改造。
“如果將廚房電氣化改造推廣至全省,每個古鎮完成300戶餐飲商戶的改造,年碳排放量可減少約68117.76噸,節約能源折合標準煤約64592.035噸,節省能源成本約1.25億元/年,電能替代可新增用電量約9.46億kwh。”韓克勤給記者清晰地算了一筆賬。
“蘇州的電能替代量在全省范圍內規模最大、占比最高,投資建設和推動示范項目領域最廣、項目也最多。”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顧水福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唯一參與國網公司電能替代示范工程的地市級公司,蘇州供電公司目前在城市配套、工業企業、生態旅游、民生等方面共有13項示范工程落地生根,為推動全省能源變革、促進城市綠色發展做出了積極探索。
“蘇繡之神”是耐心,專心,敬畏,智慧所凝聚起的“工匠精神”。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