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國有汽車制造商尋求外部資金推動電氣化業務 來源:股票必讀
中國國有汽車制造商通過與外部投資者合作,加快結構性改革步伐。12月4日,重慶(000625)宣布,該公司已經與4家戰略投資人達成協議,為其新能源汽車業務提供融資。南京潤科、長新基金、兩江基金、南方工業基金等4家戰略投資人背后均有地方政府的背景。這些新投資人將聯合投資長安汽車的子公司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據報道,4家公司總投資為28.4億元(約合4.06億美元)。
本次增資完成后,長安汽車持有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將由100%稀釋到48.95%。長安汽車表示,此次增資將使其能夠推進電氣化計劃,并相信此舉將提高其運營效率和未來產品的技術競爭力,從而帶來長期效益。
在另一份聲明中,奇瑞汽車表示,將有一家新投資人加入該公司。這家總部位于青島的投資基金將持有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車51%的股權。新投資人的總投資將達到145億元。這筆新投資主要用于償還奇瑞汽車的債務,并支持其電氣化轉型。奇瑞在9月份首次對外宣布了增資擴股計劃。
自消息傳出以來,媒體已經確定了幾家潛在投資者,其中包括收購觀致汽車多數股權的寶能集團。奇瑞控股旗下的汽車品牌包括奇瑞汽車、奇瑞捷豹路虎、觀致汽車、宜賓凱翼汽車和奇瑞安徽商用車。
深度解析
中國國有汽車制造商紛紛加快了結構性改革步伐,這一舉措得到了中央政府國有企業振興計劃的支持。然而,這些改革將導致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為例,為了繼續下一階段發展而新投入數十億元資金的任務很難靠其自己完成。自2018年初以來,長安汽車的經營業績持續惡化。兩家合資企業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的銷量下滑,是該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018年,長安福特銷量同比下降54%,至377,739輛,從而令長安汽車減少了很大一部分利潤。根據長安汽車去年發布的年報,其凈利潤同比下降90.5%,至6.807億元。長安汽車2018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14萬輛,同比下降25.6%。這一數據表明,高利潤車型(主要是合資車型)銷量的下降,對長安汽車的財務業績帶來了重大影響。該公司的財務業績在2019年繼續惡化。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凈虧損22.40億元人民幣。隨著新投資的到來,長安汽車將會更好地推進到2025年全面實現產品電氣化的目標。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