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褚芹芹)“以前電線老化經常冒出火化,時不時砰地一聲巨響,睡覺都睡不安穩,現在再也不用擔心了。”今天下午,在硚口區寶豐街硚北社區鄂教小區,89歲的王福山太婆指著小區新安裝的電表和電線對記者說。
統一安裝的全新的電表和電線
王福山太婆家住小區一樓,她告訴記者,從小區建起來起,她就一直住在這里。以前每年夏天和冬天用電高峰期,居民樓特別容易停電,有時候電線老化還會引起電表著火,“砰”的一聲響,晚上睡覺都睡不好。這次街道社區統一為他們更換了新的電表,更新的電線一直接到居民家中,王太婆終于放下心來。今日街道社區干部前來走訪,王太婆為了表達感謝的心情,緊拉著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手不放。
記者看到,硚北社區鄂教小區有3棟老舊的4層居民樓,總共107戶,樓道雖舊,電線和電表卻是煥然一新。
社區居委會負責人介紹,這3棟樓居住的多為低保戶、老年人,以及外來租住人口,居住面積15至33平方米不等,107戶實際居住人口有300多人。居住環境復雜,社區也一直為居民用電安全感到煩惱。
已經實現智慧用電的寶豐街硚北社區老舊小區
寶豐街辦事處工作人員鄭達明告訴記者,3棟老舊居民樓建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房屋老舊,電線老化,以前發生火災,消防車都難以進入。居民多次反映,要求政府幫助整改。
經街道辦申請,今年9月份,硚口區政府下撥專項整治經費,用于鄂教小區3棟老舊居民樓電氣改造,更換了老舊的電線和電表,安裝了一套電氣火災超前預警物聯網系統,通過云平臺和物聯網技術,24小時實時監測分析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記者看到,社區電氣控制室里,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每戶居民的用電運行情況,后臺運行著智慧用電云平臺管理系統。安裝該系統的武漢易浦德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剛告訴記者,該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器,24小時監控107戶居民的用電情況,這套預警系統運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邊緣計算及大數據信息技術,通過云平臺監控管理,24小時不間斷監控,即使人不在現場,監控人員也能通過智能手機上的app軟件提醒獲得信息,然后通知物管、業主及時處理用電隱患,比如哪里有故障,哪里電流過高,可以很快得知隱患的點位及哪戶家庭,維修人員第一時間上門處理。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老舊小區智慧用電改造問題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