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通訊員 趙暉
近日,由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威高集團共同研發的中國國產手術機器人“妙手s”臨床多中心研究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國產手術機器人離進入市場僅“一步之遙”,這標志著我國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創新又有新突破。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手術機器人系統已在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心胸外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國手術機器人主要依賴于進口,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
圖片由天津大學提供
作為產學研用相結合項目,天津大學王樹新教授團隊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朱曬紅教授團隊,醫工結合共同研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妙手s”手術機器人系統。比起人手操作以及傳統腔鏡微創手術方式,手術機器人突破了人手的極限。機械手臂代替人手實施操作可以360度自由旋轉、擺動,各個方位旋轉扭動毫無壓力,醫生的抖動全部都能夠被濾除,縫合打結還很靈巧,讓手術操作更為精細、準確。同時,探視鏡頭突破了人眼的極限,手術機器人配備的“立體圖像顯示窗口”,可以將手術視野放大數倍。醫生通過這個小窗,看到的是三維立體的高清圖像,視野更加清晰,手術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此外,有了“妙手s”的幫助,醫生終于可以坐著把手術完成了,這樣更便于實施長時間、復雜的手術。
王樹新教授介紹:“手術機器人的發展并不是替代醫生,而是延伸醫生的手術能力。像腹腔這種微創手術,看到的屏幕大概是平面的且放大倍數并不大,但是如果用手術機器人這一套系統,能放大到10倍以上,可以進到腹腔內,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更大且更立體直觀的影像。”
與當前壟斷市場的同類手術機器人相比,“妙手”在系統體積/重量、圖像視場角、手術體位適應能力、整機成本、手術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操作模式、輔助手術靈活性、工作空間、操作力、定位精度等方面達到相當技術水平。
加載更多>>
來源:中國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