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河南經濟報 記者 韓榮君 通訊員 趙笑菊)眼下已過小雪節氣,本該是北方農閑“貓冬”時節。然而,地處豫西山區的洛寧縣城鄉正干得熱火朝天:繼2018年順利脫貧摘帽之后,該縣不斷提升金雞、金果、金牛、金葉“四大傳統產業”,強化“金融”保障,促進“五金”產業扶貧模式日臻成熟,全縣產業發展框架逐步拉大、格局逐步提升。
據了解,2016年以來,洛寧縣圍繞全縣脫貧摘帽總體目標,用足用活整合試點政策,探索建立了“多渠道、大口徑、盡整合”的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工作新機制,扶貧投入力度不斷加大。2016~2019年來共投入扶貧資金16.03億元,圍繞富民主導產業的培育,不斷提高扶貧資金直接到村到戶率,全力打造產業扶貧“2.0”版,探索出一條具有洛寧特色的產業扶貧之路。
“金雞”唱響“脫貧曲”。2016年以來,洛寧縣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資產收益扶貧模式,與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實施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日產蛋110萬枚,通過直接就業、資產收益等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累計為57個貧困村分配資產收益270萬元,為低保貧困群眾發放補貼資金1203萬元。
“金果”撐起“大產業”。依托“國家無公害水果基地縣”“國家級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優勢,近年來,洛寧縣引進全球最大的濃縮果汁生產商——陜西海升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龍頭引領帶動群眾發展水果種植、進園務工、單元包產,實現3.6萬人致富增收,其中貧困戶0余戶1.5萬人實現“小水果”帶動“大產業”。
“金牛”拓寬“致富路”。作為全國肉牛主產縣之一,洛寧縣山區群眾養牛傳統由來已久,該縣因勢利導,對自身有發展能力、有養殖意愿的貧困戶,給予每戶1萬元以內的資金扶持。同時,引進畜牧龍頭企業,通過合作幫扶、代養幫扶,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從2016年至今實現全縣黃牛存欄20萬頭、羊9.8萬只,覆蓋貧困戶2596戶,人均可增收1200元。
“金葉”鋪就“幸福田”。洛寧縣是全國煙葉最佳適宜生長區、全省煙葉生產先進縣,江蘇、浙江、河南三大中煙集團分別在該縣建有生產基地,并簽署訂單收購協議。同時,該縣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種煙補貼,2016年以來全縣種植煙葉23.1萬畝,帶動貧困戶2111戶次,戶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
來源:中原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