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企業應加快平臺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發
——訪長園集團董事總裁、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成斌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秦虹
“對于傳統二次設備企業,滿足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關鍵在于兩個方面,平臺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發,并使這些技術更快速地應用到電網的示范工程中。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不是在傳統的設備上進行加工改造,而是從產品內核上更新換代。”在ep電力電工展上,長園集團董事總裁、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成斌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屆ep電力電工展,長園集團帶來了智能電網板塊全新的基于輕量級內核的泛在感知層平臺架構、配電物聯網關鍵技術及解決方案。
中國電力報: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提出對長園集團帶來哪些機遇?
徐成斌:泛在電力物聯網使電力系統全面感知,因此一二次設備都需要升級,特別是二次設備的傳感、監測技術將得到提升,這為傳統電力設備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泛在電力物聯網分為四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傳統的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要求,還需進行各項技術升級,與“云大物移智”(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充分結合,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智慧系統。
目前泛在電力物聯網發展,在感知層設備研制上,各廠商面臨研制難度大,碎片化,缺乏配套工具,互聯互通困難,安全防護弱等一系列問題。長園集團基于自主研發的漢騰操作系統,構建了易于使用的物聯網開發平臺——基于輕量級內核的泛在感知層平臺架構。
配電物聯網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在配電領域的重要實踐。如何使配電網具備更加強大的數據感知和獲取能力、具備更加高效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更加靈活的業務響應和實現能力,是建設配電物聯網的關鍵。長園集團憑借在配用電領域多年的實踐與積淀,已經在配電物聯網數據建模、標準化設計、區域自愈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成果,可以助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中國電力報:長園集團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徐成斌:目前,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涵括輸變電和配網自動化各領域。
輸變電方向上,主要是智慧變電站解決方案。吸取前期變電站設計建設經驗,實現了從二次設備技術創新階段,上升到以人為本的面向設備運維便利性階段。實現“倒閘操作一鍵順控、站內設備自動巡檢、人員行為智能管控、主輔設備智能聯動、設備異常主動預警、故障跳閘智能決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等智能應用,建設狀態全面感知、信息互聯共享、人機友好交互、設備診斷高度智能、運檢效率大幅提升的智慧變電站。
此外,長園集團還推出了智能監測檢測解決方案,包括電纜隧道監測、輸變電在線監測、自動化檢測平臺、巡檢機器人、智能運維。
在配網方面,長園集團推出了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包含基于智慧配用電云主站、邊緣計算終端、智能傳感設備的配用電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基于dtu、ftu、柱上開關、環網柜等設備的配網一二次融合成套解決方案。其中,基于“云—管—邊—端”架構的物聯網臺區,是針對配電房及低壓臺區提供的一種有效配電物聯網解決方案。該方案依托于智能配變終端這一“邊”層設備,結合“配電房站內智能監控”“臺區低壓智能設備監測”和“站外智能設備監測”等子系統,實現配電房站內的電氣量、環境監測、設備狀態、視頻監控等數據收集。
中國電力報:您認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設備企業還需做哪些努力?
徐成斌: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可以提高主網的安全運行水平和輸配電的運維運營效率,可更敏捷地響應業務需求,安全方面變被動防護為主動防護,同時有助于建立起與發電端和用電側的智慧生態,實現各類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與電網的友好互動,使得發電端企業及用電端客戶的差異化服務需求得以滿足。在配用電方面,要實現分布式自動化,終端自我識別功能,下一步設備企業需要加強配電網設備監測方面的研發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營、配、調”一體打通后,可為電力建設作出較大貢獻。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應該不忘初心,設備企業不能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要始于電網發展的需要、面向現場問題和能源結構的優化,打牢技術基礎,結合云、大、物、移、智以及芯片、算法等技術的發展,做好各項產品和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用科學技術助力打造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打造電力行業全能型服務品牌
東電云平臺展示招標信息大數據、金融服務等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秦虹
11月6日,2019中國國際電工展(ep電力展)開幕,東電云平臺亮相ep電力電工展,受到眾多媒體和觀眾的廣泛關注。本次ep電力電工展,東電云平臺重點向客戶介紹了招標信息大數據、標書制作、金融服務等服務內容。
布局“大數據+共享平臺”
長期以來,東電云平臺一直專注于電力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充分整合優化行業資源,以“大數據+共享平臺”為布局,圍繞泛在電力物聯網,向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電力生態服務等領域拓展,為電力企業服務,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致力于打造一個電力行業智能、高效、前沿的全能型服務平臺。
東電云平臺主要為電力行業提供招標信息大數據,企業授權服務、標書制作、資質審核、檢測、認證、金融服務、互聯網開發等服務,定期召開電力會議、展覽,開設東電云學院、云商城,建立“泛在電力物聯網”孵化器等。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后期將繼續整合資源,擴大服務范圍,為電力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周到的一站式服務。
提供精準高效的個性化服務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招標信息大數據,覆蓋全行業,只需關注“東電云平臺”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招標采購信息,每天數萬條招標采購等相關信息及時更新發布,免費向用戶開放。
此外,該公司還可以提供標書制作服務,平臺匯聚近百名專業的標書制作人員,為企業提供標書編制、標書咨詢、入企指導服務,解決企業招投標難題;企業授權服務,解決電力供應商招投標及供貨全流程服務;金融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推出承兌匯票、銀行保函服務、產業鏈金融等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發展;開展企業三標認證,資質審核,設備、材料檢測報告辦理。
為打通企業合作、共享信息資源,東電云平臺提供電力會議及展覽,舉辦全區域電力行業峰會,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已成功舉辦兩屆峰會。開設東電云學院,線上+線下特色教學,系統化提升電力行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目前,東電云平臺業務覆蓋國內34個省、市、自治區,對企業進行專業精準高效的個性化服務和針對性賦能,幫助企業走向產業鏈集權化、平臺集約化、應用制度化、運營簡單化和節能環保的發展道路,助力企業輕松快速地實現“互聯網+”成長,針對傳統電力行業提供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規模再創新高
2019上海國際電力電工展成功舉辦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陸可欣 記者 秦虹 報道 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及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主辦,香港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epshanghai2019)”于11月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電力行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以“泛在電力物聯網”為主題的ep電力電工展,匯聚了超過1000家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力電工設備企業及品牌參展,從物資裝備采購到技術革新、交流等領域,為國內外電力公司、電網公司、電力工程公司、電力物資公司、電力設計院等用戶企業,提供設備采購和解決方案的一站式商貿平臺。
本屆展會規模再創新高,展會面積增至50平方米,配合三十多場同期會議及活動,以及新產品發布會,為電力業內人士打造豐富多元化的觀展旅程。
本屆展會劃分的專業展區包括一站式輸配電、電力自動化、泛在電力物聯網及電力智能制造設備等,觀眾可更針對性地找尋目標設備供應商,加強對接及提升參展效益。
作為電力行業重要風向標,上海國際電力電工展吸引業內具代表性的國際電力設備供應商踴躍參展。此外,展會舉辦一連十多場新產品發布會,發布當下最新、最前沿、含金量最高的技術及產品。作為亞洲領先、國內最大的國際性電力電工展,今年的參觀團數量相比上屆翻了一倍,超過130家團體,包括眾多海內外電力協會、學會、設計院及工業用戶等。
展會開幕當天舉辦“泛在電力物聯網高峰論壇”,會議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及國家電網主辦。會議邀請到來自國家電網、中電聯、華為、阿里云、中國電科院、京東、上海交通大學、浙江省電力公司、360企業安全集團及上海電力公司的行業領導剖析關于三型兩網、5g產業、電力數字化轉型、泛在電力物聯網標準、輸變配電關鍵技術等議題,參會者反應熱烈。
南瑞繼保11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宋兵 報道 11月9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南瑞繼保pcs系列產品鑒定會”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以及來自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發電集團、知名院校、設計院在內的170多名領導和專家應邀參加了會議,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林銘山主持全體會議。
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簡稱 “南瑞繼保”)uapc3.0直流控制保護平臺、pcs—8351快速開關型故障限流器、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快速檢測及隔離裝置等,共11項科技成果提交本次會議鑒定,涵蓋了直流控制保護平臺、電力電子裝備、電網電廠保護自動化以及工業過程控制領域的核心應用。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