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外乙二醇行業事件不斷,先是無人機襲擊沙特油田,導致沙特乙二醇裝置減產;接著陶氏化學路易斯安那州工廠的乙二醇2#裝置發生爆炸,導致環氧乙烷將進入不可抗力狀態。
另一方面,據安迅思8日消息,亞洲乙二醇價格跌至近兩個月來的最低點,市場情緒可能繼續受到即將到來的新供應的影響。
盈利疲軟迫使生產商降量運行
由于國內乙二醇市場需求的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無法滿足需求,乙二醇的消費占比超過國內產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計進口乙二醇978.96萬噸,同比增長103.85萬噸,增幅為11.9%。乙二醇進口占國內總供給量的59.6%。盡管如此,得益于國內產能的快速擴張,國內供應能力快速提升,乙二醇對外依存度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乙二醇擴能——尤其是以煤炭為原料的產能——被認為是自2018年以來亞洲乙二醇總體價格下跌的罪魁禍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進口國,自2015年以來,每年的進口量一直在700萬噸以上。
在利潤受擠壓的情況下,亞洲和中東地區的一些乙二醇生產商已經降低了乙二醇裝置的開工率水平,導致9月份中國乙二醇進口量下降。
亞洲地區的一位貿易商表示:“基于當前的乙二醇價格,主要供應商并沒有太高的利潤率。我們從中國最新的進口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盈利疲軟的情況下,生產商們正在削減產量。”
國內乙二醇進口地集中于中東地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國內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占總進口量的41.58%;中國臺灣、加拿大、新加坡、阿曼進口量分別占據第2—5位,進口量分別占10.07%、9.27%,7.69%和7.44%,進口量排名前五的地區占我國進口總量的75%。
新供應沖擊市場
亞洲乙二醇供應將會增加,明年第一季度末前的未來幾個月,亞洲地區將有三套新建乙二醇裝置投產。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邊佳蘭煉油廠和石化公司(pref-chem)將在年底前投產其位于馬來西亞的75萬噸/年乙二醇裝置,而恒力石化可能在11月底之前投產其位于中國的9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在2020年第一季度,浙江石化還計劃投產一套75萬噸/年的乙二醇裝置。
過去兩個月,地區供應的預期增長一直在抑制購買情緒。目前亞洲市場乙二醇現貨價格高于遠期,表明自10月底以來存在現貨溢價。一家主要的乙二醇進口商表示,鑒于對新供應沖擊市場的預期,12月貨物的購買興趣已經減弱,未來幾周市場情緒可能變得更加悲觀。
2019年國內乙二醇依舊有較大的產能增長潛力,目前乙二醇在建項目多集中在華北、西北及華東區域,預計新增產能264萬噸,產能增速26%。但受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預計實際新增產能略有折扣。
因此,預測2019年國內乙二醇產能有望達到1315.2萬噸,但行業總產量預計在775萬噸左右。乙二醇市場整體的需求增量保持在6%左右;受此影響,預計2019年乙二醇行業進口量為1042萬噸,進口依存度在60%以上。2019年聚酯新增產能預計將達614萬噸,鑒于2019年消費壓力,或將有200多萬噸裝置推遲至2020年達產。
表1 2019-2020年乙二醇投建項目統計
聚酯需求放緩
乙二醇市場還面臨下游聚酯需求放緩。聚酯產業是乙二醇最重要的下游產業,目前87%以上的乙二醇都被用于聚酯的生產中。
由于紡織業的回暖,乙二醇主要下游聚酯產業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蘇,2017-2019進入了產能擴張的高峰期。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國聚酯產能漲至5400萬噸,折合乙二醇消耗量約1800萬噸。
但是根據業內人士預計,從2019年起紡織產業景氣度將逐漸下降,聚酯產能的增長率開始進入下滑階段,中美之間正在進行的貿易戰嚴重打擊了中國制成品的,包括紡織品和服裝,這些制成品主要以聚酯紗線和纖維為原料。乙二醇未來需求很大概率跟不上產能的增長。
據消息稱,中國一些主要的聚酯工廠正在減少產量,以應對庫存上升和利潤率下降。安迅思數據顯示,11月1日,中國聚酯工廠的平均開工率從一個月前的89%降至86%。
中國一家聚酯生產商表示:“年底通常是聚酯行業的淡季,因為下游加工商們已完成出口訂單。”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