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內領先的移動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松靈機器人(agile·x robotics,下稱松靈/agx)攜旗下scout四輪差速底盤系列全新產品——智能移動底盤scout mini,亮相有“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的2019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即高交會)。
550 366 >
圖注:工信部科技司司長朱秀梅(右二)蒞臨松靈機器人展臺
松靈機器人全新智能移動底盤scout mini采用四輪四驅,具備強悍的越野性能,體積僅為此前scout四輪差速底盤系列產品的一半,真正實現“靈巧似燕,馳騁如心”。
時速提至20km/h:全能機器人底盤scout系列迎mini新成員
由松靈機器人研發,作為新品參與本次高交會的scout mini,繼承了scout四輪差速底盤系列四輪驅動、獨立懸掛、原地自轉等優點,并在輪轂電機的設計上取得了創新,使scout mini在體積縮小一半的同時,仍具備卓越的越野性能,同時突破性實現了20km/h的高運行時速,這意味著scout mini能夠滿足各類地形及場景的應用,尤其是巡檢、拍攝、探索等需要高機動性的作業場景。
scout是由松靈機器人自主研發,為多行業應用設計的戶外通用底盤,也可理解為多功能可編程的行業應用ugv。一方面,作為一款機器人底盤,scout采用四輪獨立伺服驅動+雙橫臂獨立懸架,可翻越15cm障礙物、斜坡,并能夠實現在單開門、電梯間等室內外場景中的自由切換。另一方面,scout開發平臺自帶控制核心,支持串口/標準can總線通訊,可接入串口/標準can總線通訊,以及各類外部設備,在此基礎上支持二次開發和更高級的自動駕駛系統接入。
目前,scout已被應用于監控巡檢、教學模擬、物流運輸、工業應用、檢測勘探、農牧林業等多個領域,不僅能夠自如翻閱斜坡障礙,而且可加配激光雷達、gps、imus、機械手等外部設備,適用于田野、廠區、隧道、災害現場等各類惡劣、有害作業環境。
與此前相比,scout mini在體積和速度上實現了雙重突破,這對于機器人底盤來說是“通用性”上的一次重大升級。scout mini的運行時速最高可達20km/h,一舉打破了當前大多數agv以及ugv的速度痛點,對于移動機器人底盤行業來說是顛覆性的突破。
除了速度上的里程碑式進步,scout mini還做到了外形小巧,機身長僅627mm、寬550mm、高252mm,體積為原scout系列的一半。同時,scout mini還更新了輪轂電機的設計,底盤最小轉彎半徑為0m,爬坡角度接近30度,具有強悍的越野性能。
高時速、小體積、越野性等性能優勢使scout mini能夠適應各類地形,在巡檢、勘測、探索等戶外作業中具有明顯優勢。現階段,scout mini已經在c端消費級市場展開試水——通過加配支架,scout mini可搭載insta 360相機或,讓機器人攝影觸手可及,成為攝影發燒友未來拓展拍攝場景、捕捉野外精彩瞬間的新型“黑科技”裝備。
550 366 >
圖注:松靈機器人scout mini在高交會現場展示效果
不僅是在攝影領域,作為技術服務商,松靈機器人推出的scout mini,已經為全行業準備好了業務升級的技術解決方案,讓產業效率的提升、運營模式的創新具備切實可行性。
市場導向:沒有應用的移動底盤不是好機器人
在移動機器人底盤領域中,松靈旗下的scout系列以高可用性、易用性成為各類企業的共同選擇。據松靈機器人cto蔣亦瑄介紹,通過產品的標準化批量生產,松靈機器人降低了相關成本,以高性價比優勢成為更多市場的選擇。與此同時,他還強調,松靈為客戶提供的是可直接采用的方案,而不是單純的底盤服務。這些優勢無形中讓scout成為最容易實現應用落地的開發平臺。
550 366 >
圖注:工信部科技司司長朱秀梅蒞臨松靈機器人展臺
可以看到,在各類應用落地、實戰環境的倒逼下,松靈機器人的底盤技術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scout mini的問世是最為顯著的證明。隨著scout家族這一“小身材”成員投入應用,一些作業環境狹小、檢測精密性要求較高的領域也將迎來機器人解決方案。反過來,這些率先落地的應用案例未來又將成為松靈機器人技術提升的前瞻性參考。
除了scout系列,松靈機器人還推出了采用阿克曼轉向設計的hunter,履帶型ugv也已投入市場。多類型移動機器人底盤的布局,同樣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多產品線,為不同類型的應用提供可選項。
松靈機器人聯合創始人魏基棟表示,目前scout已經到了擴大市場規模的階段。他希望能和更多的行業客戶合作,并且能夠打開海外市場。在市場擴展方面,魏基棟認為團隊還需要有更多的投入。他曾直言:“上帝是公平的,我們這幫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以技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除了技術之外,我們還需要分析市場需要什么,客戶需要什么,我們自己最擅長做什么。”
深耕底盤: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才真正有價值
無可否認,松靈機器人是一家以技術見長的創新科技公司,研發人員的比例超過90%。公司聯合創始人魏基棟曾擔任大疆創新研發經理,同時是大疆全國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一號員工、聯合創始人。松靈cto蔣亦瑄是亞洲太平洋機器人大賽robocon冠軍隊伍的成員。團隊其他核心成員也幾乎全部是從亞洲太平洋機器人大賽(robocon)、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s)出身。
但正如魏基棟所說,“技術”一開始并沒有成為松靈的優勢,反而是“最大的毛病”。實際上,在專攻移動機器人底盤之前,松靈機器人的方向是停車機器人,并成功研發了”抱持與夾輪”式新一代停車agv,但由于投入戰線長、資金壓力大,這一業務給處于初創階段的松靈帶來了企業危機。
與機器人停車相比,機器人底盤是機器人進行移動的基礎模塊,一般情況下,企業自主設計研發底盤往往會面臨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因此通用型機器人底盤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類產品。
550 366 >
圖注:松靈機器人展臺受高交會與會人員關注
2018年,松靈推出全能型ugv底盤產品scout,旨在幫助對機器人有需求的公司減少底盤的開發周期和成本,將精力更多放在機器人的其他核心模塊上及應用上。此前在國內,相對通用的ugv底盤多為個人愛好者作品,電子化水平較低,應用時需要進行深入改造,進行軟硬件調試,如果尋求外部定制開發,則需要額外支付一筆開發費用。
scout的誕生解決了上述問題。用戶只需略懂軟件開發和基礎的硬件知識,給出設備需要的指令,便可以快速投入應用,無需考慮底盤本身的硬件開發。
從現階段的應用落地情況看,松靈技術方向調整的正確性已經得到了驗證。松靈機器人認為,全能型底盤這樣的產品更像是消費品,可以降低對于渠道的依賴,降低獲客的成本,而以往這個行業往往需要較重的售前和定制。長遠來看,優化產品細節,推出整體解決方案和相關服務,或是團隊接下來的主要商業路徑。
來源:飛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