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市區清掃保潔標準化建設和管理,提高環衛保潔精細化管理水平,桐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環衛中心開啟市區清掃保潔“機器換人”模式,切實由高強度、高風險的人工作業向全方位、高效率的人機結合的工作模式轉變,城市道路機械化保潔率大大提高。目前,桐鄉市區主要道路機械化保潔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
一是改革機械設備打基礎。環衛中心新配備了環衛設施高壓清洗車13輛,非機動車道洗灑車5輛,垃圾不落地收運車15輛,主干道快速保潔車19輛。同時,以淘汰黃標車為契機,先后更新了機械化保潔作業車24輛。環衛專用機械化保潔車輛的類型從大型的洗掃車、沖洗車、垃圾壓縮車、垃圾轉運車、吸污車到中小型的高壓清洗車、非機動車道洗灑車、勾背車、道路快速保潔車和垃圾上門收集車,共計10余個種類近百輛(部分為電動車)。機械化清掃保潔設備陸續使用,為改變傳統作業模式,實現“機器換人”夯實了基礎。
機械化清掃保潔設備的應用,統籌調配作業資源、進行多級協同處理,減輕了一線環衛工人的工作負擔,加快了環衛保潔工作的機械化、智慧化進程,環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路面顏值快速提升,有效促進我市環衛行業的提效增速。
二是改革作業模式提質量。啟用“立體式”機械化保潔模式,在避開早晚車輛行人出行高峰的前提下,改變以往機械化保潔只在白天作業的固定模式,延長道路洗掃車和垃圾壓縮車夜間作業時間,確保了全時段市區主要路段干凈整潔,垃圾不滯留過夜。同時,綜合道路保潔等級、作業時間、作業要求、人流和車流量多少等各方面因素,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每輛機械保潔車的行車路線,有效縮短每輛車來回無效行駛的距離,最大程度保證有效作業時間。
通過全方位對傳統保潔進行升級,夜間市區重點路段環境得到快速優化,環衛有效作業時間大大提升。“多機聯合”作業+人工巡回撿拾輔助的作業方式,基本實現城市道路保潔全面覆蓋,形成更加精細和立體的高質量現代化保潔作業模式。
三是改革監管方式促效率。依托數字化技術,探索建立網絡化、智慧化的的環衛監管考核新模式。搭建數字環衛監管平臺,對環衛機械化作業車輛安裝車尾攝像頭以及gps定位系統,車輛行駛作業后的保潔效果通過網絡同步傳送到監管指揮大廳,同時作業車輛的出車時間、作業次數和實時作業位置等信息實現直觀展現。通過對車輛作業里程、作業油耗進行監控監測和統計分析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將市區環衛保潔工作與數字化管理平臺有效結合,形成了“一條龍”智慧化的環衛監管鏈條。提高了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加強了管理部門與作業人員的實時互動,最大限度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管理帶來的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等問題,為環衛工作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桐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供稿 編輯 朱宇心)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