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著5g基站的建設推進和各地30多項政策的推出,全國各地的智慧路燈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街道路口。除了形態優美,這些智慧燈桿還匯集多種功能于一身,使道路變得更加整潔,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電動汽車突然沒電了怎么辦?找到路燈,使用其內置的充電樁快速充電;逛街時,臨時需要手機高速網絡怎么辦?找到路燈,立刻連上免費wifi……這些畫面看似遙遠,其實早已成為現實。
技術成熟 落地遇阻
但誰又知道,智慧燈桿,這位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寵兒”,自2016年起就在多地試點推廣,卻一直未成氣候。
從最早的煤油燈到今天的led燈,路燈經歷了漫長的進化史。而受惠于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路燈升級也從“照明”效果的優化轉向感知、控制的“智慧化”。這意味著,路燈可以通過自身感知來完成自動開關、調節亮度、監測環境等任務,舍棄高成本、低靈活度的有線人工控制。
以勤上光電的智慧燈桿為例,它整合了led智能照明、視頻監控、信息發布、公共廣播、環境監測、無線wifi、緊急呼叫、積水監測和5g基站等功能,并與井蓋監測、水文監測、車位管理、交通調度等系統互聯互通,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市政等有著廣泛的應用。這個“路燈網絡智慧城市管理平臺”產品成功應用在江西南昌新建城智慧路燈工程、貴陽濱河智慧景觀照明工程、西安市高新區魚化片區智慧城市項目、韶關智慧路燈項目等一批樣板工程,受到廣泛認可。
然而,新生事物的發展往往充滿曲折。盡管智慧燈桿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由于運營、造價等問題,智慧燈桿的推廣最終放慢了腳步,直至5g——這個革命性技術強勢崛起。
行業先鋒 引領趨勢
為何勤上能走在智慧路燈領域前列?事實上,光電作為國內進入led照明應用最早企業之一,經過二十余年的沉淀與發展,在路燈照明領域有著豐富的行業積淀與項目經驗。
據悉,勤上光電不僅承接了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及各分會議廳的照明改造工程、天安門廣場特大型顯示屏工程等標志性項目,其產品累計銷售更超過300萬盞,遍布全球,位居行業第一,擁有最廣泛路燈網絡基礎,具有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先發優勢。
早在2012年,勤上就相繼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頂尖的學術科研機構,共同組建廣東勤上智慧城市研究院、省級工程技術平臺等,開展智慧城市、光通訊等前沿應用技術、產品的研發,結合勤上在戶外照明領域優勢,發力于“智慧路燈為載體的綜合城市智慧城市管網”實踐應用,研發出以路燈、庭院燈為載體的智慧城市管理平臺相關產品。
無論是行業首款大規模量led路燈,還是行業首款lifi光通信設備,抑或是全球首發跨界型智慧“天眼k1”及阿波羅-3智慧路燈,縱觀勤上光電多年的研發歷程,可以說,堅持創新、勇于創新的企業精神,讓它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10月31日,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在北京盛大開幕。勤上光電應邀參加同期舉辦的5g+智慧燈桿融合發展論壇,以特約合作伙伴的身份和與會領導、專家以及行業精英共同圍繞5g建設與智慧燈桿的政策、技術發展、融合應用、產業合作等話題進行探討,共同推進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度融合。
5g助推 政策護航
2019年9月30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印發《東莞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行動計劃確定的工作目標是“ 2020 年底,中心城區、松山湖高新區、濱海灣新區、水鄉功能區5g網絡基本實現連續覆蓋和商用。”
同時,為推動市政路燈桿“一桿多用”,促進智慧燈桿建設和運營管理健康有序發展,提升東莞市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和智慧城市管理水平,《東莞市智慧燈桿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一并發布,東莞以智慧路燈桿為載體的智慧城市建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不難看出,5g技術在2019年的高歌猛進正為智慧路燈桿產業帶來了希望。今年4月,國家頒布《關于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集約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桿、監控桿等公用設施,提前儲備5g站址資源。”8月,廣東省發布了長達79頁的《智慧燈桿技術規范》,對智慧燈桿系統設計、施工、檢測與驗收、運行和維護等作出規定,成為全國第一個省級“5g智慧燈桿標準”。
有觀點認為,目前,政府需求相較前兩年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以前是企業向政府推薦建設智慧路燈桿試點,而現在是政府有比較明確的需求,政府自己來定義標準,企業根據政府出資的體量進行項目配置。
無論如何,在5g技術助推下,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智慧路燈桿再次迎來了發展契機,部分企業更憑借其在智慧路燈領域的亮眼表現,收獲到極大的關注,東莞的勤上光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萬物互聯 協同應用
簡單而言,智慧城市是在互聯網、云計算與數字城市的基礎上實現城市與數字化相融合,核心應用離不開數據的獲取、處理、共享、應用。
不過,多數的智慧路燈廠家只是做到了把各種傳感設備聚合在一起,并未解決數據的互聯互通,無法實現數據的共享共用。為此,勤上采用有線+無線自組網+移動通訊相結合的異網架構,并在系統中開放標準的api接口,讓軟件平臺實現向上向下的兼容,最終把不同的設備聚合在一起,互聯互通,協同應用。未來,伴隨5g技術的不斷發展,該系統還將接入更多的智慧功能,實現智慧城市的萬物互聯。
不妨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場景:周末外出的你,駕車在路邊停車位停車,路邊的燈桿攝像頭自動識別車牌信息,并由停車位nb-iot地磁模塊開始停車計時,當車輛離開停車位時,你可以通過掃碼或城管app進行移動支付,因為在停車期間你的汽車已經通過燈桿集成的充電樁完成充電,這種模式實現了全程無人支付管理的自助停車+充電服務,一舉解決現行人工停車收費存在的各種問題。
又比如,當井蓋位移、傾角、打開、被盜等情況發生時,燈桿攝像頭會自動聯動拍攝,視頻畫面及狀態信息實時推送給管理者;當消防栓水壓不足、消防水被盜、消防栓損壞等情況發生時,燈桿攝像頭會自動聯動拍攝,視頻畫面及狀態信息實時推送給管理者,就近燈桿顯示屏及音頻設備則發出警告,保證消防栓隨時可用。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