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傷眼,損傷視網膜,導致黃斑色素密度下降,加速衰老進程.......藍光的這些危害,不絕于耳,都成了老生常談了。多數人知道藍光危害,卻不知道引起危害的真正原因。
led發光方式與太陽,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造成兩者的光譜存在很大的差異。而正是這讓人忽略的差異,成為了傷害眼睛的元兇。
人類從遠古到現在,從攀爬到直立行走,從磚木取火到電致發光,在一路艱難曲折的進化歷程上,太陽光是唯一在億萬年光陰中不曾改變的物理因素。我們現在雖無法肯定第一個長有眼睛的生命,第一次看太陽光中的世間萬物是怎么樣的,是模糊不清,是清晰可見,還是遠視......無法得知。
達爾文曾說過“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為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人體需要做出及時的改變,而每做出的一步改變,大腦也隨之得到開發,變得更有智慧。同樣我們的人眼細胞,也是對于適應太陽光這種自然光也是聰明的,在長時間的進化歷程中不斷做出調節,使我們的雙眼能同時看到一個清晰的視網膜(眼底)像。
我們擁有了穩定的人眼神經細胞調節反饋系統,形成了人從出生便要經歷從遠視到正視的,從嬰兒時期只能看清遠處,到隨著太陽光的刺激不斷完善眼球發育,到兩歲時視力發育正常,進化的自然規律。
但是led照明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人們一直適應的自然光環境。僅僅二十來年,led進入家庭照明、屏幕顯示、汽車、植物補光等各行各業,因為工作環境的改變,使得我們長時間都生活在室內,led發出的光環境中。那就算人眼細胞再聰明,僅僅二十年,這么短的時間,也是無法完全適應led環境的。
太陽光與led光譜的最大差異就是短波的高能藍光,也就是眼科醫生口中常說的高能可見光,hev。太陽光中藍光低于黃綠光,而led中的藍光卻比黃綠光高60%,這么大的差異,勢必會打亂人眼原本的調節好的規律,以及其他的生理規律,造成人體不可預知的傷害。
科學家在意識到led的藍光危害之后,正在積極轉向研發沒有藍光的人造光源。其中有機的oled就是,科學家在光源技術上進一步提高后優于led光源的一種新光源。
專家經過全面測試,oled的光譜與led光譜的差別不是一點點,它是以自然光的光譜的特征來構建光譜的,是迄今最接近自然光的一種綠色光源。
在科技前沿的研究者,紛紛看到到這種光源,存在的廣大市場前景。比如,10月23日下午,華為在深圳發布的華為首款5g折疊手機mate x,它的屏幕采用的就是oled面板,在首款5g手機中試用oled面板,將oled這種健康綠色的光源讓手機使用者首次受益。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