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近年來,中國分析測試市場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分析測試儀器的需求量不斷增高。統計顯示,2017~2020年中國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需求的預期年增長率為7.3%,為全球最高,是全球平均值的1.6倍,到2022年中國市場需求將達88億美元。
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面臨著多種新的機遇與挑戰。靜觀國際市場局勢變化,為了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分析測試市場上立足,業內企業并購與重組頻繁,同時,眾多企業也在擴大研發投入、向更具發展前景的細分市場轉型。
面對市場環境的風云變幻,10月23日在京召開的bceia2019科學儀器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特別邀請到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以及安捷倫、島津、珀金埃爾默、堀場四家知名跨國企業的高管,就企業融資、并購、重組、轉型、研發及戰略發展等熱點問題,結合國內發展現狀與國際趨勢,分享經驗、化解困惑、眺望未來,為中國分析測試行業發展提供啟示。
bceia2019科學儀器發展國際高峰論壇
本次科學儀器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方向院長分別主持。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主持論壇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方向院長主持論壇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報告指出,社會發展對分析儀器提出了在線、原位、實時、成像、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等越來越高的要求。盡管當前的分析儀器仍存在真正原創性的儀器少、儀器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所欠缺、售后服務與整體化解決方案不足、滿足不了國家和社會需求等諸多問題,但隨著國家對科學儀器研發戰略投入的持續加大,我國分析儀器仍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更需要對科學儀器原理、新技術、新設計、新工藝進行原始創新;圍繞高端通用儀器設備需求開展集成創新,攻克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加強重大裝備、重大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吸收;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食品、環保、公共安全等民用領域推廣科學儀器的應用。惟有源頭創新和國家目標并重,才是提高我國分析儀器水平的有效途徑。
安捷倫科技公司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 mcmullen
安捷倫科技-分析實驗室的未來
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金,擁有2150名員工,在全國47個城市有部署,配備兩個制造中心和一個物流中心,這是安捷倫科技在中國的發展概況。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和吸納科技思想之余,安捷倫還在追求“客戶預期的更多創新和技術提升”。正因如此,安捷倫感知到分析實驗室正朝著更多聚焦在大分子、尋求更新的應用、追求日益嚴苛的檢出限、將分析技術用于臨床診斷等趨勢邁進。隨著用戶需求向商務便捷性、儀器可靠性、設備靈敏度、快速工作流程及突破性發現轉變,安捷倫承諾未來三年每年將8%的營業收入用于研發,以超過10億美金的投資加碼未來數字實驗室,通過儀器互聯、集成工作流程、智能報警、可視化/自動化系統等功能,最終實現實驗室的全連接并提供全實時的分析。
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代表董事、社長及首席執行官上田輝久(博士)
通過創新創造新價值-對未來的展望
分析測試領域“百年老店”島津制作所的業務部門共分為分析測試儀器、醫療儀器、工業機械、航空設備四部分,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60%、20%、10%與10%。作為島津制作所業績增長的“主引擎”,分析測試儀器囊括了色譜、質譜、光譜、生命科學、材料表征、表面分析等多條產品線,其背后更離不開島津搭建的全球研發體系,尤其是近20個創新中心與kol(關鍵意見領袖)合作研發項目的支持。此外,島津還在英國、上海、京都等地分別設立了全球質譜研發體系,并不斷加大在中國的聯合開發。對于未來,島津已提出“結合分析檢測技術與醫療影像技術,實現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一理念,瞄準先進醫療保健領域,在成像質譜顯微鏡、探針電噴霧電離質譜、利用maldi-tof-ms進行血液檢測從而預測阿爾茲海默癥的風險等方面已有所創新。
珀金埃爾默公司應用市場全球副總裁兼總經理金南勳
珀金埃爾默:篤行致遠歷久彌新
在中國生活近十年,金南勳與他所在的珀金埃爾默都明顯感覺到近些年由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制造業到由服務業驅動,從中產階級成為消費主力到打造大健康大生態產業成為大勢所趨,伴隨政府對食品質量、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規定的日趨嚴格,擁有超過3100個區縣實驗室、7000家藥企、2800所高校、1300座三甲醫院、20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中國市場仍具備高速增長潛力和誘人發展前景。對此,扎根中國40年的珀金埃爾默正重點關注數字化、共享實驗室儀器租賃等新業態對傳統分析測試領域帶來的影響,并將繼續大力發展informatics實驗室信息化解決方案,以豐富服務產品組合。
株式會社堀場制作所董事長會長兼集團ceo堀場 厚
堀場的全球化經營和獨特的企業文化
堀場的業務可分為汽車測試和解決方案、環境和工程、醫療、半導體、以及儀器所屬的科學共五部門。從1945年堀場厚的父親堀場雅夫創建實驗室,到1950年開發首臺ph機,從1996年在北京開設辦公室,到2020年計劃在上海建立新工廠,堀場用70年時間已成長為全球知名分析儀器制造商之一。如今,堀場公司在全球約有8000名員工,通過共享公司“新奇有趣”的企業文化、重視現地化和人才的管理體制,開設horiba社內學院和研修中心,加快了堀場對海外企業收購的進程,為海外業務的展開和成長、全球網絡的構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主題討論環節
來源:儀器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