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專題報道
網易科技訊 10月20日消息,今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發表演講,談論如何打造符合人類道德、可信賴的人工智能。
沈向洋稱,今天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從前的想象。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也在認真思考新技術創新、應用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人類將要面對的共同挑戰。
沈向洋表示,目前微軟每一個技術產品、每一項服務的研發過程中,都會進行人工智能道德審查,同時,也在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討論,并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同。
打造負責任的、可信賴的人工智能,不僅是我們的愿景,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社會進步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合作,才能保證人工智能造福整個社會。面對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技術企業、行業組織和所有利益相關方,共同肩負著這一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在技術領域工作多年的經驗讓我相信,只有開放合作才是推動技術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關鍵保障。
以下是沈向洋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高興回到烏鎮,與大家相聚。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祖國的日新月異、蓬勃發展,讓我們海外游子由衷地自豪,倍感振奮。
今年也是互聯網誕生五十周年,25年前,中國第一次接入了這個全球網絡,也開啟了加速技術創新的“快行道”。經過幾十年來對科技行業的觀察,我發現,創新的過程,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直線,更多的,是周而復始的循環:首先,我們做出科技創新;然后進入技術的普及應用階段;隨著技術的普及,開始激發人們的思考和“覺悟”——我們會問“究竟該如何正確地利用這項技術?”
從創新到普及,再到責任——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認真思考,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用最佳的方式,去開發和部署我們創造出的技術。
今天,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語音、視覺、語言、閱讀、翻譯——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各個領域里,我們都在快速接近人類水平。對于從事計算機科學的人來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今天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從前的想象。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也在認真思考新技術創新、應用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人類將要面對的共同挑戰。
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我向大家介紹了,微軟的人工智能六大準則,即:公平、可靠和安全、隱私和保障、包容、透明、以及責任。當然,僅僅是制定準則還遠遠不夠,要真正解決現實世界中的諸多挑戰,我們更要以身作則,積極實踐。
微軟打造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的努力,始于2016年。微軟ceo納德拉,發表了一篇關于人工共同責任的專欄文章。又在幾個月后build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微軟的人工智能準則。隨后,我們成立了aether委員會,即人工智能倫理道德委員會,由工程師、科研人員、法律專家組成,負責對微軟內部與人工智能道德相關的事宜,進行探討和評估。
2017年,我們還出版了《計算未來》這本書,對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可能引發的道德、法律思考和社會影響,進行了全面詳實的探討。與此同時,我們開始與許多政府相關機構接觸,為如何制定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相關法律法規,獻計獻策。
今天,微軟每一個技術產品、每一項服務的研發過程中,都會進行人工智能道德審查,同時,也在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討論。同時,我們欣慰地看到,微軟的這一倡議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同,因為它能幫助企業和監管機構,對人工智能的復雜性加以引導和把握。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的作用應當是增強人類能力,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過去18個月中,微軟為 “造福的人工智能”(ai for good)項目投入了超過7萬美元,希望能夠通過擴大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改善地球環境、殘障人士生活和更有效地開展人道援助提供支持和幫助。
打造負責任的、可信賴的人工智能,不僅是我們的愿景,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社會進步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合作,才能保證人工智能造福整個社會。面對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技術企業、行業組織和所有利益相關方,共同肩負著這一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在技術領域工作多年的經驗讓我相信,只有開放合作才是推動技術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關鍵保障。
今天,人工智能正在開啟一個從技術創新、到普及、再到責任的全新的發展循環,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馭之以道、律之以法、束之以德——攜手把握未來趨勢、引領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為全人類創造一個互聯互通更加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