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陳登輝 陳心靈 編輯:徐丹
鐵建重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為軌道交通建設提供裝備支持
逢山打洞、遇水架橋。每一米軌道交通的建設,都是在向大自然發起挑戰。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的軌道交通建設已從依靠人力的肩挑背扛,跨越到“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智能裝備施工。長沙作為工程機械之都,這些“大國重器”的身影里少不了湖南和長沙元素。甚至可以說,如今世界上哪里有超級工程,哪里就有“機械湘軍”。
位于長沙的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簡稱“鐵建重工”),是國內唯一一家完全依靠自主研發、沒有引進國外技術的掘進機企業,被譽為國產盾構第一品牌,位列中國工程機械前5強、全球工程機械50強。目前,鐵建重工已自主研制開發了50余項具有原創性、創新性、戰略性、顛覆性的國內和全球首臺(套)產品。
從地鐵到鐵路再到水利等領域,一個個超級工程驚艷世界,“中國速度”的創造,離不開國產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的助攻。
在莫斯科地鐵環線工程建設工地,5臺來自鐵建重工的盾構機掘進正酣。它們克服莫斯科極寒環境正常掘進,最高日進尺達35米,創造了俄羅斯地鐵施工最高日進尺紀錄,彰顯了“中國力量”。
2019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將于10月18日在長沙開幕,鐵建重工將重點展出新型軌道交通產業板塊的產品,包括軌道系統類、養護裝備類等,許多產品都是國內首臺套,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其中首臺磁浮智能巡檢車已在長沙磁浮快線進行調試,頗受外界關注。
鐵建重工特級研究員、交通裝備研究設計院院長羅建利告訴記者,近年來,鐵建重工在鐵路方面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道岔、彈條扣件、閘瓦、預埋槽道自動化生產線,并成功研制了時速350公里的60kg/m鋼軌42號道岔、高速鐵路扣件系統等數十項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刷新了中國高鐵最高速度和舒適度水平,占據國內1/3的市場份額,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鐵建重工,中聯重科的產品也是各大軌道交通建設項目里的“??汀?。
此次軌道交通博覽會,中聯重科將攜帶哪些產品參展?混凝土噴射機械手就是主打產品之一。據中聯重科湖南cifa公司總經理毛文革介紹,這款產品主要運用于隧道混凝土施工,它擁有全球首創雙回轉轉臺,能精準捕捉隧道輪廓,9個自由度的機器人臂架實現無死角噴射。獨創的柴電雙動力作業系統,駕駛室內一鍵切換,柴油機可以實現全部作業功能,野外作業輕松自由。
經過2016年的全面亮相到2018年的迭代升級,中聯重科4.0系列產品在產品性能、施工效率、安全監控、綠色節能等方面顯著提升,語音控制、無人操作、自主學習、智慧工地等智能技術逐漸在產品中得以實現,智能產品打造全新生態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近年來,智能制造為工程裝備行業注入了發展新動能。中聯重科依托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共享,創新研發的智能產品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已經邁入智慧機器時代,生產系統性能、功能、質量和效益得到綜合提升。(全媒體記者陳登輝 實習生 陳心靈)
來源:華夏經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