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不僅承擔著提供高水平轎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任務,還承擔著滿足國防、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如果說前者體現了“富民”,后者則體現了“強國”。
文/《人》評論員 趙英
國慶節在舉國歡騰的氣氛中過去了。2019年國慶節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氣勢磅礴、鐵流滾滾的閱兵式了。威武嚴整的閱兵方隊、氣勢如虹的裝備方隊,給中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與振奮,令世界矚目。
作為專注產業的學者,電視機前的我也產生若干聯想。
今年國慶慶典現身的,可謂種類繁多,令人自豪的是,基本是自主品牌,無論檢閱車、各種裝備車還是各類裝備運輸車。可以說自主品牌,自主創新的產品,在此次檢閱中大放異彩。
國產檢閱車已成為國家領袖閱兵的標配。英姿颯爽的將士們手持英雄部隊的烈烈軍旗,乘坐國產軍車駛過廣場。試想,在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莊嚴場合,如果領導人乘坐外國檢閱車,滿長安街跑的是外資品牌,民眾會是什么觀感?由此可見,自主品牌不單純是產業層面、商業層面的問題。
再往深處想,此次閱兵裝備,除了輪式裝甲裝備,幾乎都是以國產作為運輸平臺。閱兵式上出現了大量的、越野、解放mv3越野、eq2102n、陜汽重卡,即便41這樣的國之重器、31這樣的大殺器,也是由特殊的專用承載的。我軍新出現的高技術部隊的裝備,也是由這些平臺承載的。
信息作戰方隊中,陜汽奧龍擔任運輸工作,該車采用6x4,主要作為雷達等信息作戰裝備的搭載平臺。從這里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產業對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性。
近代以來,軍事力量的機械化,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產業。現在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軍事力量、軍事裝備體系建立在機械化、信息化基礎上。產業在軍事力量機械化、信息化中,仍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發達的產業,整個軍事力量就難以運作。
正因為產業對國家安全、工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我國的產業在朝鮮戰爭剛剛結束后,從載貨車(含軍用)起步,到加入wto前,我國已基本建成(包括軍用)體系。這一體系,在加入wto協議保留的25%關稅支持下,形成了今天具有國際水平、國際競爭力的商用(包括軍用)體系。
我們如果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在大街上,公共、載貨車、各種專用車,很少見到外國品牌。2018年國家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對商用(含軍用)來說,影響甚微。
今天,中國商用的生產規模(包括載貨車、客車、軍用、各類專用車)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成本優勢是其他國家難以競爭的,水平也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同類產品。商用已進入全球市場,大客車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非洲利比亞內戰雙方都喜愛中國。
但是,進入本以來,隨著轎車進入家庭、轎車生產規模急劇擴大,民眾及社會各界,逐漸把目光聚焦于轎車領域。有些人還動輒責備中國產業“沒有自主品牌”、“以市場換技術完全失敗”等等。
其實,如果看到國慶閱兵時滾滾駛來的各類軍事裝備,承載重型軍事裝備的平臺,就可以看到中國產業多年來在軍用及相關領域的努力成果,就可以看到中國產業自主品牌頗多,自主開發成果令人矚目。某種意義上說,開發商用尤其軍用(例如,洲際彈道運輸車)所需要的技術水平要高于轎車,有些平臺,只有世界上少數國家才能研發生產。
閱兵式上的滾滾鐵流,使我們必須對產業有全面的認識。產業不僅承擔著提供高水平轎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幸福的任務,還承擔著滿足國防、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如果說前者體現了“富民”,后者則體現了“強國”。
從“強國”角度看,工業的戰略地位異常重要,而只有“強國”,“富民”才能實現。工業不僅是人民富裕的象征,更是國家力量的體現。正因為有了廣場上的滾滾鐵流,才沒有人敢覬覦中國。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回答記者關于美國為什么不支持香港“廢青”時才說:“我們除了做這些,難道還要入侵中國?”(大意)
行文至此,筆者想到當年在中國工業公司工作時,產業老一輩領導人對產業發展的構想及當時做的發展規劃。今天在商用(包括軍用)領域的發展態勢,表明當年的構想和規劃是基本正確的。我們應當向他們致敬。
已經快到歲末了。建議媒體評選今年企業、人物、產品時,對商用領域給予充分關注。因為他們壯我國威、軍威,為國爭光!(文/《人》評論員 趙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人》所有。
來源:易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