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未來20萬美國銀行崗位將被機器人取代,銀行為啥最容易被替代?
2019-10-07 19:32來源:江瀚視野
原標題:未來20萬美國銀行崗位將被機器人取代,銀行為啥最容易被替代?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富國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銀行業將成為下一個受到技術沖擊的行業。根據這項研究,在未來10年內,整個美國銀行業有20萬個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取代。據透露,銀行后勤部門、銀行分行、呼叫中心和銀行公司雇員正在削減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工作崗位。
隨著世界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我們已經反復討論過機器人可能帶來的就業沖擊,只是似乎在所有職業當中我們看上去高端的金飯碗銀行卻是經常被提及的那個,為啥銀行的崗位那么容易被機器人所取代呢?
首先,銀行業不是最早研發科技的但一定是最早應用科技的。銀行的核心在于資金的融通,作為全世界金融的血脈,銀行業從古至今的發展都是最依賴于科技,早在拿破侖戰爭時期,最早知道戰爭結果的不是英國派向威靈頓公爵的信使,而是倫敦金融城的銀行家,只要能夠比對手早一分鐘知道信息就能夠在金融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也正是如此我們看到了很多銀行業率先科技化的情況。僅以中國為例,改革開放之初,在電子計算機還沒在全國普及的時候,中國的商業銀行就率先采用了計算機記賬的方式取代了手工記賬,在網絡還僅僅是個雛形的時候,中國的商業銀行就已經在全國構建銀行卡的轉接清算網絡來進行交易。所以,相比于其他產業來說,除了本身就和人工智能等互聯網科技緊密相關的互聯網產業之外,銀行業有可能是最早應用于人工智能的非互聯網產業,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銀行業沖擊也就自然遠大于傳統的其他產業。
其次,銀行業是最嫌貧愛富的產業。由于銀行業直接和金錢打交道,所以銀行業也是所有產業當中最嫌貧愛富的那個,因為所有銀行都知道在銀行交易的所有客戶之中,自己80%的收入和盈利會有20%的客戶所帶來,也正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就看到,銀行會給有錢的大客戶(銀行一般稱之為高凈值客戶)以極好的服務,比如說舒適的大客戶專屬柜臺和貴賓包間,大客戶專門服務的高級客戶經理,以及各種優惠的服務產品,而對于普通客戶基本上在大廳開一個柜臺,你愛排隊就排去,不愛排隊愛誰誰,和我無關。這基本上就是銀行的態度,也正是如此,銀行的嫌貧愛富的所謂“奸商”嘴臉顯得非常明顯。如果可以用人工智能來給每個人服務的話,那么銀行完全可以省去專門給普通客戶開的柜臺,讓每個人都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獲得服務,這種省錢的渠道銀行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人工智能能真真切切地幫銀行省錢。在銀行一般的費用當中,最高的往往就是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資金成本這個問題我們另算),如果全面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進行服務,銀行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比如說根據啟信寶的數據,中國最有名的互聯網人工智能銀行就是阿里的網商銀行,阿里網商銀行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的方式發放一筆貸款的成本也就是幾塊錢,而傳統商業銀行用實體網點的形式發放一筆貸款的成本可能高達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這樣的成本優勢高下立判。再比如說,銀行每年都需要為客戶服務人員支付高額的工資,如果大部分客戶服務都能夠通過人工智能來完成的話,銀行完全可以憑借人工智能的優勢節省下海量的成本,這是真真切切的真金白銀。
第四,本身銀行就存在大量的人力資源重復勞動。當我們仔細地把銀行的每一項業務拆分出來的話,就會發現銀行的大部分網點,無論是高柜業務(日常的存取款等封閉式柜臺業務),還是低柜業務(比如說理財等不需要封閉柜臺的業務)基本上都是大量的重復勞動,這些勞動在互聯網時代雖然可以取消一部分了,但是還是難以被完全取代。一旦人工智能能夠完全取代這些業務的話,銀行干嘛還需要那么多的網點呢?比如說網商銀行一年服務1萬商戶但實際上卻只有一個實體網點,而大多數銀行擁有成千上萬的網點卻服務的用戶數遠少于互聯網銀行,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銀行崗位被機器人所取代這將會是時代的必然,只是大量的銀行金融民工們需要好好準備,讓自己不要被取代了。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