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工智能已經滲透進入到了很多領域,讓我們見到了它的能力,最近在體育賽場上我們將再一次看到了人工智能大顯身手。在本月4日進行的2019體操世錦賽上面,國際體聯第一次在世界級別的大賽上運用人工智能3d感應技術,它將會輔助裁判進行評分。如果人工智能在此次體操世錦賽上面有良好的表現,那么它將會被允許參加更大型的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
跟據了解,人工智能3d感應目前主要運用于鞍馬、吊環以及跳馬這幾個項目中。還計劃逐漸將這項技術運用到六項體操分項中。不過,研究人員強調,就目前的體操中,如單杠、雙杠以及自由體操等幾個項目,由于動作非常復雜,人工智能學習員的動作并且建模還是比較困哪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學習才能攻破這一難關。
這項人工智能3d感應技術是國際體聯和富士通公司在2017年開始聯合開發研究出來的,這項技術可以輔助裁判提升判罰時的精準度。并且人工智能3d感應技術已經在今年4月份舉辦的東京全能運動會和6月份舉辦的匈牙利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得到了檢驗,目前已經相對的成熟了。
那么人工智能是怎么輔助裁判進行評分的呢?原因是它可以為比賽的運動員建立一個3d的人體骨骼模型,就其旋轉的速度、肢體擺動幅度及跳躍高度做出精確的記錄,然后進行多角度測量,最后在將這些數據與評分標準進行比較,從而可以讓裁判給出非常有說服力的成績。這樣就不僅可以讓裁判在判罰時更加從容和準確,并且對于比賽的公正和公平也有了保障。
但是也有一些運動員對于人工智能裁判有自己的擔心,他們表示不知道運動員在做出全新動作或者高難度動作時候,人工智能裁判會不會出現偏差,能不能很好的進行計分,這也需要在比賽中進行檢驗。
這一項技術的應用不僅僅能幫助裁判對于比賽的評分更客觀,還將對于運動員平常的訓練起到了糾正姿勢,規范動作的作用,這樣一來就能很大幾率來降低運動員訓練時的受傷風險。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