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利劍到攻擊11,中國隱身無人機已服役,可上航母和兩棲攻擊艦
2019-10-03 07:45來源:鐵翼蒼穹
原標題:從利劍到攻擊11,中國隱身無人機已服役,可上航母和兩棲攻擊艦
2013年11月21日,我國成功首飛了一種名為“利劍”的隱身無人機,其類似美軍x47b的飛翼造型可謂是驚鴻一瞥,甚至被稱為“小b2”。然而“利劍”在驚艷亮相之后,突然神秘消失近6年,直到10月1日的分列式上再次高調公開,不過此時,它已經改名為“攻擊11”。相比之前牙牙學語的“利劍”,“攻擊11”在各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并且參軍服役。
利劍無人機已經服役
利劍已改名攻擊11
從畫面上看,“攻擊11”相比“利劍”最大的變化,就是尾部噴口的修型。6年前亮相的“利劍”,由于還處于驗證機狀態,所以尾部的rd93發動機噴口并未進行任何隱形處理,和今天的俄羅斯“獵人”b無人機較為相似。而“攻擊11”則對尾部進行了徹底的隱身處理,二元噴口雖不具備矢量推力能力,但可以大幅抑制雷達和紅外輻射信號,提高無人機的突防能力,畢竟這類亞音速無人機在戰場生存的最大保障,就是隱身。
利劍尾噴口已經進行了隱身處理
首飛時的利劍
除此之外,“攻擊11”的前起落架采用了雙前輪設計,這被認為是一種適合在航母上起降的結構。實際上,2013年“利劍”剛剛面世的時候,外界就傳言它是一種類似x47b的艦載無人機。而軍博公開展出的電磁彈射航母模型上,早就布置了數架疑似是“利劍”的無人機,機翼能夠折疊,尾噴口與現在的“攻擊11”一模一樣。
軍博航母模型上的利劍
尾噴口與攻擊11十分類似
當然,今天的“攻擊11”除了可以布置在航母上之外,也可以搭載在075兩棲攻擊艦上。我國兩棲攻擊艦起步較晚,但是起點較高,正好趕上了世界無人機發展的大潮,而我國又是無人機大國,多款軍民用產品行銷全世界,所以075不必拘泥于美軍兩棲攻擊艦的使用模式,可以創新地與“攻擊11”、“攻擊2”等無人機結合,配合已經成熟的電磁彈射技術,打造獨樹一幟的無人機母艦。
網友繪制的無人機母艦
而實際上,除了攻擊11之外,目前在我國至少還有10種飛翼隱身無人機正在發展當中,包括轟20、天鷹、星影等,可謂是真正將高科技變成了“大白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航天集團的彩虹7。彩虹7采用雙三角翼設計,尾噴口也進行了隱身設計,相比攻擊11來說,它的體型更大,飛行速度更快。當然,從目前攻擊11已經服役的情況來看,彩虹7可能主要面對國際市場,立足于提升中國無人機的品牌效應,但是也不排除未來裝備國內的可能性。預計今年下半年彩虹7就會實現首飛。
彩虹7無人機比利劍更大
從“利劍”到“攻擊11”,我國隱身無人機用6年的時間走過了稚氣的童年,迎來了收獲的季節。而實現成功蛻變之后,還有航母、兩棲攻擊艦和國際市場等更大的舞臺,等待它們去播種新的希望。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