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鄒碩
編者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大年。作為偉大祖國的一部分,7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70年來,百姓的轎車夢從想都不敢想到觸手可及;70年來,中國的汽車產業從靠國家規劃一汽、東風,到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7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始終與祖國的偉大時代同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里,汽車首先圓夢。從衣食住行看小康上,作為“行”的汽車,已經邁進小康社會。小康社會就是小車社會,從這一點上來衡量,汽車無疑走在了最前面。
為迎接祖國70周年華誕,汽勢app重磅推出“大時代小車子”系列主題策劃,從70年70車、70年70事、70年影像等多個維度,獻禮偉大祖國70年。
1991年召開的全國汽車工作會議明確行業調整的重點是從載貨汽車轉向轎車。1991年2月,我國汽車工業最大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汽車公司成立,隨后,還有更多的合資意向以不同程度的談判推進中。
44、1989年:廣州標致505sx——當時國內操控性最好的汽車
作為國內最早的合資公司之一,標致(|)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可以說是風光無限,法國人把他們最好的車拿了過來.其優良的性能,豪華的裝備,動感的外型.讓國人第一次領略到了什么是性能好車。1986年10月10日,廣州標致成立之后投產的首款車型“廣州標致505sw8”旅行車正式面世。
當年900多輛車銷售一空,而且要想買到或早點提到車,幾乎都要攀關系、走后門,靠著廣標特批的“條子”才能拿到。1989年9月11日,廣州標致投產了505sx轎車,這款車的問世讓廣州標致公司的輝煌達到了頂峰。該車采用了前中置2.0l縱置直列四缸發動機,后輪驅動,前后配重50:50。但凡比較過其他車型的人,都會對505優良的駕駛感受與乘坐感受贊不絕口。由于當時僅有的上海大眾、天津(|)、一汽奧迪等極少數的廠家都存在產能、產量不足的問題,普及型轎車(|)根本無法滿足人們的用車需求。廣州標致505sx的出現無疑大大刺激了當時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45、1990年:第三代寶馬5系進入中國
寶馬集團的產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出現在中國市場上,當時稱該品牌為巴依爾,其中,編號為e34的第三代寶馬(|)列轎車在1988年向全球發布,并陸續來到國內。 第三代五系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并在國內能見度非常高。這一代的5系有比e28更寬大的車身,軸距加長到2760mm,而重量卻比上一代只多了5%。此外,這一代的5系轎車擁有更堅固的車身和更優秀的操控性能。1994年4月,寶馬集團設立北京代表處,標志著寶馬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46、1991年:第一款超重型越野車
萬山特種車輛制造廠在前蘇聯瑪斯543的基礎上,研制出萬山580型20噸級8×8重型越野車,后更名為ws2400型。1991年8月24日,重型越野車底盤在北京通過鑒定。萬山ws2400型主要用作導彈運載發射車,其后續產品已經成為共和國戰術和戰略武器的組成部分,為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47、1992年:法拉利348首位中國車主和富康、捷達誕生
法拉利與中國的淵源要追溯至1992年,法拉利將(|) ts運至中國做展出,被當時北京首富李曉華先生收入囊中。從那時起至今,中國已經是法拉利最為重視的亞洲市場。
國家在1987年正式把汽車工業列為支柱產業,決定由二汽首先建成一個年產30萬輛普及型轎車廠。1992年5月18日,東風與雪鐵龍合資組建神龍汽車公司,同步引進當時雪鐵龍最新款的zx型家用轎車。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技術起點最高、引進產品最新、投資強度最大的合資企業。當時,這款家用車的定位和兩廂車的布局較為超前,隨后以愛麗舍的名稱繼續活躍在市場上。
一汽與大眾在1990年11月20日就年產15萬輛轎車的合資項目正式簽約,第二年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7月1日,第一輛skd組裝的捷達cl型轎車下線。1997年8月19日,一汽-大眾15萬輛轎車工程項目通過了國家驗收,成為我國第一家達到經濟規模的轎車生產基地。
48、1993年:神龍與雪鐵龍高端車雪鐵龍xm
東風神龍公司與雪鐵龍在1993年引進的雪鐵龍xm,該車是在國內看見過的唯一一款全車360度環繞的14塊玻璃窗的雪鐵龍轎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臺使用主動液壓懸掛的車型,這輛車也是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中運用的科技產品較多,第一次應用多路傳輸系統,第一次使用雪鐵龍獨創的方向盤集控裝置的車型。可以說,引入xm轎車開辟了當時國內高檔轎車的全新領域。
49、1994年:貴州云雀微型轎車
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于1994年采用許可證方式從日本富士重工引進技術生產云雀微型轎車,1998年進一步與富士重工合資,當思年產能力1萬輛。
50、1995年:接地氣的國民小車長安奧拓
1991年,長安以組裝鈴木奧拓的方式進入轎車生產領域,1992年被國家批準為轎車定點生產廠家。1993年,長安、鈴木和日商巖井合資成立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1995年5月,長安鈴木奧拓微型轎車開始批量生產,達到年產5萬輛的能力。1996年,長安鈴木開創分期付款銷售模式的先例,逐步啟動私人購車市場。奧拓也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微型車,圓了不少中國人的轎車夢。
51、1996年:三江雷諾商用車的經典
雷諾在是最早參與中國汽車合資合作的汽車公司之一。1993年11月,雷諾汽車與中國三江航天集團共同出資9800萬美元,成立三江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其中三江集團持股55%,雷諾持股45%。1995年,三江雷諾開始以全散件組裝(ckd)的方式投產“塔菲克”客車。到1998年底,三江雷諾具備了年產15萬輛的能力。
52、1997年:東風ev電動車
作為國家“九五”計劃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東風汽車公司開始推動電動車的研發與生產。1997年,東風與意大利意迪雅(i.de.a)設計公司聯合開發ev電動車。該車型采用成熟轎車平臺和 高性能鎳氫電池,實現了零排放,無污染,無噪聲,適于政府示范公務用車、城市區間出租車、家庭區間交通用車。東風ev也由此成為第一種純電動概念車、第一種聯合開發的轎車。
53、1998年:第一臺別克新世紀下線與吉利造車
20多年前,當桑塔納爆紅之后再次考慮新的合資對象時,曾在別克新世紀和福特金牛座之間徘徊,并最終選擇了國產新世紀,該車的最大亮點在于高水平的舒適性和靜音性。這款車的出現大大滿足了本世紀初國內第一批有能力購車的消費群體,也讓“高檔”、“大氣穩重”等形象刻在在消費者心中,時至今日,別克的品牌影響力依然強大。
第一種由民營企業制造的轎車。1997年,民營企業家李書福以仿制天津夏利為基礎進軍轎車產業,他誓言要造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1998 年8月8日,吉利第一款汽車產品豪情二廂轎車在浙江臨海下線。同年,豪情通過國家轎車檢測中心鑒定,以小型客車的名義進入國家產品目錄。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