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257 >
660 1024 >
▲9月29日《南通日報》頭版
堅守為國爭光的信念,激勵她一次次跳出人生和事業的新高度。
她14歲首度登上世界冠軍寶座,是首位在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10米跳臺單人和雙人項目中全部奪冠,成功實現“大滿貫”的跳水選手。
人物名片
720 986 >
陳若琳, 1992年生于南通,在2008年、2012年、2016年三屆奧運會上獲得5枚跳水金牌。 2016年正式退役,現為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委員。
“首次參加奧運會就拿到了冠軍,當時對我來說就像在做夢一樣。”對于自己的首次奧運奪冠經歷,陳若琳至今記憶猶新。當天陳若琳身穿一套白色的運動服,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一頭披肩發,面帶微笑出現在記者面前。作為一名一直關注著陳若琳的體育迷,記者首次有幸面對面對南通籍奧運冠軍進行了專訪。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我來說意義特殊,一方面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另一方面也是中國舉辦的首個奧運會,所以能夠為國出征感到十分光榮。”陳若琳微笑著說。對她而言,16歲的年紀就踏上了奧運會的征程,雖然懂得不多,但那種為國爭光的信念始終都有。
“參加奧運會是每個運動員的最終夢想,拿到奧運冠軍更是每個運動員的終極目標,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實現夢想和目標,這多少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陳若琳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若有所思,“其實在比賽之前我幻想過很多參加奧運會時的場景,有拿到冠軍的也有沒拿到冠軍的,但真正拿到這塊金牌的時候我才感覺現實和幻想還是不太一樣,還是很激動的。”
回顧陳若琳的運動生涯,不得不讓人驚嘆。2006年,她以14歲之齡出戰跳水世界杯,旋即與賈童合作贏得女子雙人10米跳臺金牌,首度登上世界冠軍寶座。兩年后的北京奧運會,她又成功包辦10米跳臺單人及雙人項目兩枚金牌。2011年,她在世界游泳錦標賽中,首度包攬10米跳臺單人及雙人項目的金牌,成為首位在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10米跳臺單人和雙人項目中全部奪冠,成功實現“大滿貫”的跳水選手,金牌數目更超越師姐伏明霞,成為“夢之隊”女子跳臺的新王者。2012年,她在倫敦奧運會成功衛冕10米跳臺單人及雙人項目,以四塊金牌與名將伏明霞、郭晶晶和吳敏霞并列中國跳水隊金牌榜榜首。
當記者問及什么時間段是一個困難時期時,陳若琳直言不諱地講述了自己當時的情形。“2015年到2016年的這個階段對我來說比較特殊,因為當時我的年紀對于女子跳臺這個項目來說已偏大,同時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傷病一直在困擾著我。”陳若琳回憶起當時的狀態,眉頭一皺,“我也一直在考慮是繼續堅持還是選擇退役,那時離奧運會開賽僅有8個月的時間了。但當我想到如果多年后回想自己由于沒堅持而放棄了繼續為國爭光的機會,我一定會十分遺憾,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堅持,我不想讓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點遺憾。”
對于家鄉南通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南通體育日,陳若琳開心地告訴記者:“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我和黃旭、仲滿一起為南通創造了一日奪三金的成績,家鄉因此把這天定為南通體育日這對我們來說都十分自豪,聽到這個消息我也很激動。雖然我6、7歲就離開了家鄉在專業隊訓練,但是南通從小培養了我,我也希望能為家鄉多做一些貢獻。”
運動員退役后的選擇多種多樣,陳若琳最終還是選擇留在跳水賽場,成為一名裁判。2017年下半年她進入了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2018年初開始在一些比賽中執裁。陳若琳最近一次在國際賽事中以裁判身份亮相是今年7月在韓國光州舉行的國際泳聯世界游泳錦標賽上。而就在6月份,她剛剛完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學位的學習。
“當裁判比當運動員更難些,當運動員只要把自己管理好就可以了,而成為裁判后除了要對規則熟悉,還要對現場出現的無法預測的情況進行把控,在這個方面我覺得自己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陳若琳說,“離東京奧運會越來越近了,我希望中國運動員能夠奪得更多金牌。”
來源:南通發布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波 沈樑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