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省住建廳”)與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印發了《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省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建設新能源汽車試驗區,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保障。昨日,省住建廳副廳長陳孝京在《標準》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就該政策的背景、意義、目的等進行了多方面解讀。
近日,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省住建廳”)與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印發了《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省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建設新能源汽車試驗區,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保障。昨日,省住建廳副廳長陳孝京在《標準》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就該政策的背景、意義、目的等進行了多方面解讀。
【a目標】到2030年累計建設充電樁94萬個
據了解,早在2016年,省住建廳組織相關單位制定了《建筑物配建停車位充電設施建設標準(試行)》dbj 46-41-2016,并于2017年1月1日發布實施。今年4月29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19-2030),要求至2030年充電樁累計達到94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要達到16.6萬個。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省住建廳與省消防救援總隊一起,啟動了修訂工作。經反復討論、修改和充實,并經專家評審通過,《標準》于2019年8月27日發布,10月1日起實施。
陳孝京介紹,《標準》的出臺,將推動我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我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為我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b亮點】從設計源頭保障充電設施用電負荷的可靠性
修訂后的新標準與原《建筑物配建停車位充電設施建設標準(試行)》相比,主要有三大亮點。
根據海南高溫、高濕、高鹽、高輻射、多暴雨、多臺風氣候特點,在選址階段規避充電設施易發生故障和事故的安全隱患地點,提出設備外殼的防護等級和耐腐蝕性要求,對供配電系統的要求進行了細化和擴充。對電力負荷計算系數取值進行了調整優化,從設計源頭保障充電設施用電負荷的可靠性。
再者將原竣工驗收章節調整為“施工與調試”和“竣工驗收”兩個章節,增加了“調試”的內容,保證投入使用的充電設施的質量可靠性。
明確要最大程度地減少用電事故和火災發生
新標準對原標準的消防章節進行了擴充,明確防火單元和停車單元劃分方式和相應疏散出口要求,提出防火單元的排煙風機排煙量的放大系數,對實施條件困難的既有建筑和功率大于7kw的充電設備,提出相應設置要求,既與國家標準協調也考慮了海南本地使用特點和設計習慣,更具操作性。
同時,新標準中明確了充電設施建設的底線要求,比如“地下、半地下和高層汽車庫內配建充電設施時,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防煙排煙系統、消防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等,如果做不到這些消防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就不建議建設充電設施,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用電事故和火災發生的隱患。
要求充電監控系統要控制和調整設備參數
來源:千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