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照明到led照明的轉換過程中,光效是一致追求的目標;而在led照明向智能照明轉換過程中,控制則越來越重要,并且圍繞以人為中心作為出發點,從調色調光的智能控制,到數字化驅動,再到物聯網,led照明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廣,甚至超越了照明本身。
而在這個過程中,驅動控制模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走在led照明控制系統前沿的英飛凌,除了滿足當前照明需求,在led驅動ic、mosfet和傳感器上不斷推陳出新,在高品質、高能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組合中,也讓人看到其在服務未來市場的領先性。
那么,他們對最前沿的領域有哪些準備?對未來的照明市場有何看法?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采訪了英飛凌電源管理與多元化市場部高級經理edward chang。
英飛凌電源管理與多元化市場部高級經理edward chang
據了解,英飛凌積極響應照明應用市場需求,其產品線幾乎涵蓋了中大功率的各種應用。同時,他們也開發了智慧化產品來滿足智能控制的需求。
“不僅僅是照明這一塊,英飛凌還推出了新一代的mosfet管p7系列,跟led驅動ic搭配,可以幫助客戶提高產品性能,同時,通過“數位字”設計方式,使不同功率,不同燈具上的驅動有更好的兼容性和靈活性。這種平臺化的設計可以讓客戶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不同的產品作修改,大大縮短產品上市周期。不僅提高了燈具廠商和電源廠商的生產效率,同時也簡化了他們的庫存管理。——edward介紹”
他還指出,目前大部分的led智能照明更多強調的是mobile-plus的形式,需要一個app的方式來做一些控制,這種控制的形態只是把調光器從墻上拿下來,透過另外一個界面作調光,并不是真正的智能化。真正的智能化應該是要去搭配傳感器這一塊,去感知外界的變化,并自動作相應的調整。
而英飛凌在傳感器這一塊很有很多的產品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尤其是雷達傳感器。憑借著多年在汽車電子和工業的經驗,英飛凌雷達傳感器具有成熟的技術,高可靠性同時服務于商業領域,如智能照明。主打的24ghz雷達智能傳感器的優勢體可進行方向、距離和速度檢測,可識別物體和復雜的運動跟蹤以及人影抑制,并可隱藏安裝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對比24ghz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紅外線、激光等傳統傳感器,其在靈活性、速度檢測、精準度、分辨率、尺寸等方面均實現了完勝。未來在應用端會越來越多應用雷達傳感,如用于汽車盲點檢測、防撞,街道照明、自動門系統、交通監控和工業等領域。
關于智慧照明市場體量,edward談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政府在推廣智慧城市,這一塊可以帶動一定的應用量;而商用智慧樓宇,重點在于智能對節能的影響以及對樓宇進行智能化管理,降低維修費用;但在智能家居這塊,由于成本問題,可能離大規模應用還比較遠。
所以短期中期比較快有體量的是智慧城市和智慧樓宇兩大板塊,但可能也要花5年的時間。之前是十城萬盞把傳統路燈轉換為led路燈,由于智慧城市的推動,以后又會逐漸會把led路燈轉換為智能路燈。
值得一提的是,英飛凌也正在打開跨界合作大門,攜手eluminocity和英特爾公司,專門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化應用。其中,英飛凌研發的芯片負責控制這些應用。其中,使智能路燈進一步發揮led燈的優勢,使照明設備適應其半徑150米以內的周邊環境。由英飛凌研發的24ghz雷達芯片bgt24 能夠檢測是否有目標——如行人或車輛——接近路燈,并判斷其行進速度。英飛凌研發的xmc控制器系列負責控制數據評估。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