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企走進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對接交流會昨天舉行。會上,市國資委與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東浩蘭生、上海電氣、中國太保等8家市屬國企與臨港集團集中簽約。這些市屬國企將在金融服務、人才服務等領域為臨港新片區發展提供助力,使臨港新片區綜合服務布局進一步合理化。
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功能
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在哪些方面加強對上海國企走進新片區的支持?浦發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任軍表示,新片區設立后,浦發銀行將倍增資金支持與服務規模,充分發揮在對公、零售、金融市場的產品優勢,利用股、債、貸等創新金融產品,為臨港集團等上海國資企業提供一攬子優質金融服務。
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表示,上海銀行將聚焦區內重點產業布局要求,為新片區發揮重要作用的實體企業、機構提供不低于1000億元的授信支持。此外,上海銀行將在新片區設立上銀科創基金,基金規模為100億元,聚焦于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等戰略重點產業,為新片區內科創企業金融賦能。
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多次提到,要大力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功能,實施資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對此,兩家銀行均非常重視。任軍說,浦發銀行將充分研究新片區跨境金融制度安排,并依托離岸銀行、海外分行、自貿機構和集團境外投行子公司“四位一體”的國際服務體系,在服務離岸轉口貿易、服務跨境投資等方面勇當制度創新先行者。
上海銀行則將在新片區內成立線上跨境結算中心。結合新片區內資本及經常項下跨境資金收支創新的政策優勢,充分運用區域內工業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加速推進國際結算業務的線上化處理能力,為新片區內企業跨境資金靈活使用提供便利。此次成立的線上跨境結算中心,將對標并趕超國際先進同業水平,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智能的跨境金融服務。
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東浩蘭生集團最核心的產業板塊正是上海外服所在的人力資源服務板塊,連續20多年始終保持國內行業排名第一。服務對接臨港新片區后,相關政策自然成為公司重點解讀對象。《關于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的50條政策措施中,有12條關于人才,占比達到近四分之一。
東浩蘭生外服集團總裁高亞平認為,若干意見在國內人才方面,更側重于支持人才引進落戶和人才的培養激勵,在國際人才方面,更側重于吸引境外專業人才來新片區工作的各項便利。他相信,通過這些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有針對性的人才優惠政策,將有效提升臨港新片區人才吸引、人才保留,讓人才在新片區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上海外服則將積極發揮市屬國企優勢,成為幫助政府落實新片區人才政策的主力軍。通過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臨港集團等機構的緊密合作,上海外服將聯合開展政策宣傳和招商活動,為入駐新片區的企業提供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保留等方面的專業服務。
上海外服前期計劃在臨港新片區推出三方面的專業服務:一是國際人才財稅及薪酬福利服務,為外籍人才提供專業的薪酬管理、健康管理服務,還將大幅提升外籍人才在通行和居留上的生活便利;二是國際人才吸引服務,包括全球人才網絡及高端獵頭服務、高端人才測評服務和國際留學生及外籍青年人才服務;三是國際人才培訓及發展服務,包括國際職業資格認證服務、漢語語言文化培訓與認證服務和高技能人才配置服務。
攜手新片區走向全球
如今,主要位于臨港工業園區的上海電氣臨港基地已建成2平方公里。其中,上海電氣的核電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全球唯一的核島主設備成套供貨的能力,具備專業化的生產基地,并且也創造了眾多的國際、國內的第一。
上海電氣總工程師唐偉寶說,上海電氣作為最早進駐臨港的企業之一,會更加踏實努力地做好產業的發展,也會利用好新片區的優勢,服務國家核電產業的發展,助力“上海制造”品牌的打造,助力臨港新片區與上海電氣的名片一起走向全球。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張仁俐說,新片區是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片區,也是更好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重要平臺。中國太保能參與到這個平臺,意味著全面、直接對接國家戰略,也為企業自身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