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丁寧 劉閃閃
當前,我縣茶葉加工業正朝著專業化、規模化方向快速發展,茶產業“機器換人”的呼聲日益高漲,茶葉裝備正處于升級換代的良好時機。為深入實施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工程,進一步破解農業相關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我縣積極創建浙江省茶葉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立足區域農業產業實際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基礎,通過普及農機裝備應用、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強農機行業管理等途徑,加快“產業急需、農民急用”的先進適用農機裝備推廣應用,提高農業設施裝備的應用覆蓋率、滲透力和適用性、通用性、共用性,促進茶葉產業轉型升級、使我縣茶葉產業環節機械化、設施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制造變智造 茶葉“機器換人”掀熱潮
“這些機械裝備都是從外面引進的,有了這些裝備,大大減輕天氣因素對制茶的影響,保證了茶的產量和質量。”在壺山街道上端頭村清境茶葉有限公司里,記者看到一臺臺制茶機械正在工作,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陣陣茶香飄散開來。制茶廠總經理鄭劍介紹:“現在我們從采摘到制茶,都實現了機器化,這不僅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也保證了茶葉質量,提高了茶葉產量。”記者參觀機器化制茶全套流程時,發現僅有不到十名工人在進行現場操作。“如今我們每臺機器旁邊只需要一個人守著就可以完成制茶工作,而且不需要隨時隨地盯著,減少了人工勞動成本。”目前,該公司可每日產3到4萬斤葉子,加工成約8千斤干茶,每批茶葉都達到綠色有機的良好品質。
近年來,我縣為推動“機器換人”工程,深入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大戶調研,全面掌握茶葉生產加工機械化需求并積極開展行動。“除了一些小型茶戶,其他的大型茶廠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工作。”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站站長張永忠說。截至至今,我縣茶機裝備總量達14496臺套,其中修剪機1807臺,采摘機1298臺,揉捻機1260臺,多功能理條機1551臺,扁形茶炒制機7611臺,殺青機666臺。不僅量上實現了快速增長,茶機裝備的性能層次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特別是茶葉加工機械逐步從單臺機械小規模作業向成套流水線設備自動化、不落地作業轉變,大幅提高了茶葉生產加工規模化、清潔化水平。目前,我縣已有19條抹茶、碾茶流水線,同時還引進了色選機、無人植保機、單軌運輸機等新設備投入使用。據了解,近三年來,我縣農機購置補貼茶葉加工機械1737臺,共計330.69萬元,其中茶葉采收機械677臺,共計72.78萬元。
學一門茶技 富一方茶農
我縣茶葉機械保有量比較充足,基本滿足茶葉產業全產業鏈機械化發展需求,穩步推進茶葉生產中耕除草、施肥、節水灌溉、高效植保、除霜防凍、修剪、采摘、茶園運輸、加工等環節機械化率,力爭茶園高效植保、修剪、茶園運輸、采摘、加工環節機械化率≥70%,其中實現名優茶加工、大宗茶修剪、大宗茶采摘機械化≥95%。“如今我縣已有一臺山地軌道運輸機在上端頭村投入使用,實現了肥料上山、茶葉下山的良好局勢,不僅消除了人工負重上下山的安全隱患,還能節省人工費用,增加經濟效益。”張永忠說。我縣以茶葉生產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茶葉種植基地、茶葉加工企業等單位為重點對象,實行推廣山地軌道運輸機、修剪機、采摘機、田園管理機及名優茶加工機械,提高名優茶加工機械化率、大宗茶修剪、采摘機械化率,大力應用現代化、清潔化、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產線,茶葉加工規模化、清潔化生產,實現良性發展。
“‘機器換人’雖好,但對于我們農民來說,有些設備還是用的不熟練。”茶農李先生說道。從手工到機器,李先生見證了茶葉生產方式的變化,但是由于自己文化水平較低,很難熟練地使用這些產茶機器。針對此情況,我縣依托縣農廣校、職校、農機生產廠家,組織涉農部門的專家、業務骨干和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機管理人員等開展現代農機服務人才培養,并成立縣農業專業干部團隊,將農機培訓工作與農業生產需要相結合,全方位滿足經營主體與農機操作人員需求。據了解,自今年開設茶葉實用技術班以來,已培訓了近400人。同時,我縣還成立茶葉產業農機農藝融合專家組,通過各方有效協調和通力合作,為積極創建我縣茶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打下良好基礎。
做好名優茶 創好“機器換人”示范縣
“由于名優茶對茶葉品質要求較高,以往的機采模式對名優茶不是很合適,導致了利用率不高。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茶葉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讓名優茶機采更加大眾化。”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全力推動產業鏈前后端延伸擴展,提高茶產品的廣度和豐富性,形成完整、系統的產品體系。大力發展茶葉機械,提升現有針形茶、扁形茶、香茶、毛峰、碾茶等加工機械水平和規模,做好茶葉耕作、施肥、修剪和采摘等機械研發,打造茶葉機械產業集群。進一步推動茶葉精深加工,穩步擴大碾茶、抹茶、飲料茶原料等生產規模,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業。“碾茶、抹茶的生產程度高、茶葉利用率高,如今一公斤就能賣到200多元,而且還能應用到各種飲品以及甜品上,所以說碾茶、抹茶的生產加工必是一個發展趨勢。”張永忠說。走進浙江鄉雨茶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在安裝碾茶、抹茶加工生產線。“這四條碾茶生產線采用的是國際先進設備,現如今已安裝過半,預計明年就能投入使用。”浙江鄉雨茶業公司董事長祝凌平告訴記者,現在所投入的4條碾茶生產線和1條抹茶生產線,每天可加工12噸鮮葉,每年可加工抹茶幾百噸。而相對于季節性強的碾茶來說,可以加工茶葉近百噸,年產值上千萬元。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