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路上,有夢想的人永遠年輕”——記溫州佳易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邱迦易
2019-09-14 07:38|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艷瓊
今年,邱迦易雖然年過八旬依舊伏案工作。
9月12日清晨6時,很多人還在睡夢中,80歲的邱迦易已經起床。坐了半小時公交車到達溫州炬光園工業區,邱老徑直步入公司,一頭扎進了實驗室。
檢測設備、讀取數據、對照設計圖……對于日復一日專注科研的邱老來說,這只是尋常的一天。“儀器遠銷海外,關乎多家企業產品顏色質量,我們絕不能馬虎。”他說。
邱迦易常年研究顏色測量技術,曾被評為全國勞模、溫州市拔尖人才。
時間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邱迦易在溫州儀器廠上班,開始接觸顏色測量工作,對未知領域的執著探索激發了他的創新精神。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但邱迦易奮發圖強,夜以繼日自學了一系列有關科學知識。
彼時,市場上的白紙顏色參差不齊,如何確保紙張質量?邱迦易經過一番探索后,自行設計了一款“白度計”,可以檢測多種白度、黑度甚至光澤度,引來業界贊嘆,上海、北京等地的研究員特地來溫考察學習。1995年初,邱迦易還隨中國代表團出訪德國,他所設計的測色儀再次受到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邱老工作中。資料圖
科技創新走出國門,振奮人心。1998年初,接近退休年齡的邱迦易收到了一份來自美國的邀約。原來,這是一家專業制造測量儀器的美國公司,希望與中國開展光學測量儀器方面的合作,請中方提供技術,負責儀器生產和產品質量把控。
“這是一次向國際市場推介我國創新技術的絕佳機會。”邱老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2001年,已經退休的他再起爐灶,創辦了溫州佳易儀器有限公司,該公司先后被評為市級、省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設計生產的設備要經過國際高端市場的諸項檢驗,更要符合國家工業化生產的規范標準。怎么辦?“依舊精益求精,沉下心來謀創新。”邱迦易說。3個多月時間里,年邁的他連續外出考察,足跡遍布全國。其他時間,邱迦易幾乎都待在公司搞科研,一個人靜靜地畫圖紙、做實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邱迦易攻克顏色測量下的熒光難題。2011年,由他領銜研發的分光式測色儀通過了國家檢驗,有力助推了紙張生產。今年,該公司還推出一款光學檢測儀器,取得了十幾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并通過歐洲和美國的相關認證。
“這不是一件普通的檢測工具,而是一位中國科學家長期以來孜孜不倦的匠心杰作。”邱老的最新產品推出后,立刻引起了德國儀器制造巨頭公司的注意。對方登門考察后非常滿意,當場就表示要與中方開展合作。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