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產002型航母的入役在即,以及003型航母建造進度的持續推進,大家對于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何時能夠上艦這一話題的關注度,也是愈發高漲。盡管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可能被命名為空警-的艦載預警機項目,正處于緊鑼密鼓的開發階段,但是其真身卻一直未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當然,這也并不妨礙我們從其他的角度,去探尋這款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型號身上的某些技術細節。
(航母服役在即,我們的艦載預警機在哪?)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其實在去年底的2018年屆珠海航展上,國內雷達研發領域的執牛耳——中電科14所,就曾展出了一整套的“雷達全家桶”。而在這當中,就包含了一款名為klc-7的機載預警雷達。據悉,這款雷達主要適配于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采用的是與e-2“鷹眼”類似的雙面陣+機械掃描模式。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我們的空警-2000、空警-的盤子不都是固定的嗎?為什么到了艦載預警機上就變成轉的了?
(中電科14所展出的klc-7雷達屬于雙面陣)
事實上,之所以這樣做,原因主要還是有兩個。首先,我們都知道,一般在設計艦載機時,都會對其整體重量進行嚴格的控制,艦載預警機自然也是不例外。而機掃的雙面陣相比固定的三面陣,前者的一大優勢就是重量會小上很多。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對于需要嚴格控制空重的艦載預警機而言,顯然是最為合適的一個技術路線。特別在我國渦槳動力依舊不太給力的背景下,對于整機減重的需求會更加強烈。
(雙面陣相比三面陣最大的優勢是減重)
再者,雙面陣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好處就是,在同一直徑的“圓盤”天線罩內,它的單一天線孔徑其實可以做到比三面陣更大一點。眾所周知,雷達的天線孔徑與其探測威力成正比,孔徑越大,單面雷達的整體性能也就更強。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機掃模式的雙面陣依舊存在著刷新率低,以及機械掃描設備的可靠性問題。因此,相比三面固定陣的全方位實時探測能力,帶有凝視能力的雙面陣更傾向于對主要威脅方向的關注。
雙面陣更傾向于對主要威脅方向的關注
綜合起來看,在戰場態勢愈發瞬息萬變的今天,空警-、空警-2000上裝備的這類三面陣固定陣雷達,雖說存在著重量大、造價高的缺點。但可以憑借盤子不轉的優勢,它們卻能夠獲得對全方位空域的快速探測能力。然而,到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研發領域,圍繞著一切為了上艦這個前提,設計人員更多的還是需要遵循于盡可能的減重考慮。出發點的不同,自然也就造成了他們各自技術路線的差異。(作者署名:烽火君)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注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