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道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9月1日報道稱,近年來,伊朗在研發軍用無人機領域取得巨大成就,伊朗高級將領甚至表示其在無人機領域已成“頭號地區強國”。那么,伊朗軍方現役都有哪些主力無人機?作戰性能又如何?本文就此簡析。
3個月列裝多型無人機 伊朗曾俘獲美軍絕密無人機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9月1日報道稱,伊朗軍方當天公開了一種綽號“智者”的新式小型無人機,可用來執行防御和作戰任務。哈塔姆安比亞防空基地司令阿里-禮薩·薩巴希·法爾德準將在“智者”無人機亮相儀式上說:“‘智者’無人機有2種型號,均能高速飛行,可執行跟蹤、偵察、長航時監視以及目標定位等任務。”法爾德準將還解釋說:“這款續航能力很強的無人機可攻擊距伊朗邊境更遠的目標,并能在敵方境內執行保衛伊朗的任務。”
就在短短2個月前,伊朗陸軍剛接收了3架新型“幻影”系列攻擊無人機。伊朗陸軍“瓦利無人機”小組指揮官沙赫拉姆·哈桑內賈德準將說,“3架‘幻影’-6攻擊型無人機加入了陸軍無人機群,我們將看到陸軍無人機活動出現新的變化。”他還介紹說:這種無人機除能探測并監視目標區域外,還能以“高精度火力”摧毀目標。伊朗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阿米爾·阿里·哈吉扎德準將曾于2018年11月稱:“伊朗近年來已在研發軍用無人機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在無人機領域已成‘頭號地區強國’”。
伊朗軍方9月1日公開展示新型“智者”小型攻擊型無人機。(伊朗廣播電視臺新聞社)
伊朗此前在無人機領域的相關研發成果并不為人所知,直到2011年12月4日,伊朗完整俘獲美軍絕密的rq-170無人偵察機(由美國洛-馬公司研發,2007年服役,搭載一臺渦扇發動機,可在1.5萬米高空執行長航時偵察監視任務)后,西方媒體才在震驚之余,將關注點聚焦于伊朗相關領域的技術水平。
據悉,伊朗軍方是在這架rq-170自阿富汗境內的美軍基地起飛并入侵伊朗東部邊境領空時,利用電子戰手段“奪取”其控制權后,成功令美軍無人機降落在伊朗境內的一座空軍基地內。
美軍最初對伊方報道持否定態度,直到事發2天后才證實一架隸屬于美國中情局的無人機在靠近伊朗領空的區域“墜毀”。又過了2天,伊朗政府公開了伊朗軍方高層視察被俘美軍rq-170無人機的視頻以正視聽,美軍在對視頻進行分析后,證實視頻中的rq-170正是美軍此前宣布“墜毀”的那架。伊朗俘獲美軍無人機的消息一時間令西方媒體十分震驚,外界都在猜測伊朗究竟是通過什么手段做到的。
在2011年12月被伊朗俘獲前,美軍rq-170無人偵察機一直處于高度保密狀態,綽號“坎大哈怪獸”也是因為只在駐阿富汗美軍坎大哈基地目擊過(如圖),據稱該型偵察機還參加過美軍獵殺本·拉登行動。(美國《航空愛好者》網站)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2011年12月15日發表了一篇對一位參與俘獲美軍無人機的伊朗工程師的獨家專訪。據后者透露,伊朗軍方通過分析此前擊落繳獲的美軍其他型號無人機,并對相關設備進行逆向仿制后,成功利用美軍無人機機載gps衛星導航系統存在的漏洞,在rq-170侵入伊朗領空后,對其實施了“電子伏擊”。據這名伊朗工程師描述:“通過對美軍無人機進行通信干擾后,迫使這架rq-170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從而使這架無人機變成了無頭蒼蠅。”在將機載導航系統“哄騙”后,伊朗軍方操縱員就可以通過修改經緯度數據和著陸高度數據,讓rq-170降落到他們想降落的地點,而無需破譯來自美軍指揮中心的加密數據鏈。
而同年10月,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署副署長比留林也曾宣布,俄方已經在軍事技術合作框架內向伊朗出售了“汽車場”大功率電子干擾系統(可同時壓制1萬平方公里內來自任意方向、飛行高度在30米到3萬米之間的50架敵軍固定翼戰機、直升機的機載雷達及相關電子設備),同時,伊朗則宣布已經具備了對全境任何小目標的雷達探測能力,這意味著早在俘獲美軍無人機2個月前,伊朗軍方就已具備了實施這次“電子伏擊”的技術條件。
2011年12月8日,伊朗軍方公開高層官員視察被俘獲的美軍rq-170無人機照片。
伊朗曾出動50架無人戰機 進行“蜂群”空襲軍演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2014年11月報道稱,在完整俘獲美軍rq-170無人機后,伊朗軍工人員對其進行了逆向工程仿制,隨后推出了2種與rq-170一樣采用飛翼布局、但尺寸不同的國產無人戰機。其中一種是尺寸較大的“見證者-171”,又稱“鳳凰”,外形尺寸與原版rq-170完全相同,也采用3點式起落架以及噴氣動力推進,并于2014年成功首飛,但后續似乎沒有投入量產服役。另一種是尺寸較小的“雷電”攻擊型無人機,于2010年投入服役,采用了獨特的“渦槳+噴氣式”混合動力配置,可搭載2枚小型制導炸彈執行“察打一體”任務,但這種無人戰機并未加裝常規起落架,需要配有專用發射架的皮卡車助推起飛,目前至少有50架在役。
2019年2月防務展上的伊朗“雷電”無人戰機細節照片。(伊朗革命衛隊官方網站)
伊朗軍方今年3月16日在波斯灣地區舉行大規模無人機“蜂群”空襲演習(此舉明顯針對駐中東美軍),共出動了至少4種型號共50架國產攻擊型無人機,涵蓋大、中、小不同類型。演習中,“雷電”無人戰機群成為最大亮點。
除仿自rq-170的“雷電”無人戰機外,伊朗現役主力無人機還包括“見證者”-129中型攻擊型無人機。這種由伊朗飛機制造工業公司(hesa)研發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于2012年成功首飛,在各類新聞報道中出鏡率較高。根據西方媒體報道顯示,截至2017年,至少有40架投入服役。“見證者”-129全長8米,翼展16米,搭載一臺rotax 914活塞發動機,最大作戰半徑1700公里,最大升限7300米,最大續航時間24小時,最多可掛載4枚sadid-345滑翔制導炸彈,作戰性能與美軍mq-1“捕食者”早期型較為接近。
防展上的伊朗“見證者”-129中型攻擊型無人機,該型無人機已在敘利亞投入實戰。(伊朗革命衛隊網站)
該型無人機自2014年以來,多次在敘利亞戰場亮相,據伊朗媒體報道,2016年2月,“見證者”-129在敘境內完成首次對地攻擊行動。此外,“見證者”-129也參加了前面提到的“蜂群”空襲演練。
從上述種類繁多、且已具備一定實戰經驗的無人機不難看出,伊朗在軍用無人機領域已取得了超乎外界想象的進步。盡管在尖端無人機技術上還無法與美國、俄羅斯等無人機大國相匹敵,但伊朗在海灣地區的確可稱得上是“無人機強國”之一,尤其是其還有“劍走偏鋒”的特點,經常會在意想不到的方面(例如電子伏擊戰)展示實力,其未來發展動向值得人們高度關注。(文/黃晉一)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