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期所與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江蘇省期貨業協會、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分別在上海、無錫、佛山三地舉辦了不銹鋼期貨上市業務培訓。培訓就不銹鋼期貨合約、不銹鋼期貨廠庫管理辦法、實體企業運用不銹鋼期貨方式的探索以及國內不銹鋼市場的概況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在培訓中表示,2018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2671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在52.7%左右。不銹鋼現貨市場規模大,市場化程度高,價格波動較大,市場急需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由于生產工藝的改進完善,不銹鋼與鎳的價格相關性逐漸降低,市場期待上期所構建由不銹鋼期貨、鎳期貨和鉻鐵期貨組成的完整產品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豐富的套期保值工具箱。
市場人士表示,雖然無錫、佛山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現貨流通市場和集散地,但預計未來上期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期貨交易中心、價格中心。經過前期多輪調研,不銹鋼期貨設計方案不斷優化改進,貼近不銹鋼行業發展需求。不銹鋼上游原料生產企業,中游鋼廠、加工中心及下游終端客戶需要套期保值工具鎖定收益。
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何磊對期貨上市后的不銹鋼產業結構進行了預測。何磊認為,不銹鋼期貨上市后,原料供應商首先會對價格較為關注,以此判斷下游需求。部分具備鎳原料冶煉能力的不銹鋼生產廠家會對鎳原料進行套保,進行遠期產能銷售,保持期現貨的平衡。可提供加工服務的代理商會建立產品虛擬庫存,合理利用期現貨升貼水。終端用戶則會進行不銹鋼產品套保,建立原料虛擬庫存。期貨投資者會通過基本面等信息進行套利交易。
前來參會的期貨公司人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舉辦此次不銹鋼培訓,有助于加深期貨公司相關人員對于不銹鋼期貨的認識。在此次培訓后,期貨公司將從加強市場培育、加強業務創新、積極開展倉單融資業務、提高產業服務水平等方面做好相關產業服務工作,為不銹鋼期貨上市做好準備。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