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中國半導體銷售額下滑幅度擴大,科創板半導體設備企業中報亮眼
6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327.2億美元,同比-16.76%,跌幅持續擴大,其中中國半導體銷售額117.0億美元,同比-13.91%。方面:7月集成電路進口金額264.31億美元,同比-7.17%;累計進口金額1640.20億美元,同比-6.90%。集成電路出口金額92.38億美元,同比+31.72%;累計出口金額549.93億美元,同比+19.10%。設備廠商方面:2019q2龍頭設備廠商營收不同程度下滑:、lam、asml營收分別同比-23%/-24%/-6%,2019年累計營收分別同比-17%/-13%/-5%。
2019h1營收8.01億,同比+72.03%;歸母凈利3037萬,扣非歸母凈利2209萬,同比均扭虧為盈。我們認為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的持續深入,國產設備商將在刻蝕、薄膜沉積等領域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未來5年隨著國內晶圓廠的設備進場,國產設備商的市占率將不斷提升。
2019q1全球硅片出貨量下滑,采購節奏加快
2019年q2全球硅晶片面積出貨總量為29.83億平方英寸,環比-2.23%,同比-5.72%。雖然硅片出貨量短期波動,近年來隨著ai芯片、5g芯片、物聯網的興起,對芯片需求大幅增長,但硅片新產能投產有一定時間。因而長期來看,仍然是供不應求狀態,供需缺口仍將擴大,硅片價格仍將維持上漲。目前,國際前三大硅片廠商合計占比超過70%,日本信越化學、日本sumco、臺灣環球晶圓分別占比27%、26%、17%。
2019年6月以來,中環股份采購設備節奏明顯加快,采購規模也同時增加,采購設備集中在清洗設備、研磨設備、檢測設備。公司天津基地8英寸硅片已實現設計產能,12英寸試驗線項目于2月產出,宜興一期預計下半年1條8英寸產線投產,12英寸項目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設備搬入,2020年一季度開始投產。
紫光集團加碼存儲芯片領域,預計將于2021年投產
在8月26日紫光展示了長江存儲64層nandflashwafer。這是旗下長江存儲第二代64層3dnand,也是存儲密度最高的64層3dnand,每顆晶圓可切割出超1000顆裸晶片。
8月27日,紫光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存儲芯片項目合作協議,紫光將在重慶建設dram事業群總部及內存芯片工廠,預計2019年底動工,2021年正式量產。
存儲芯片整個市場中dram產品占比約53%,nandflash產品占比約42%,norflash占比僅有3%左右。dram市場主要被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廠商占據,三星市占率約為48%,三星+海力士+美光的市占率高達90%以上。根據dramexchange數據,nandflash市場的玩家有三星、東芝、閃迪、美光、海力士和,其中三星市占率約36%。
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將受益于半導體行業國產化
是國內刻蝕+薄膜沉積設備龍頭公司。7月6日,北方華創擬修改定增方案,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0億元,其中大認購金額為9.1億元。該項目主要用于等離子刻蝕(etch)、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氧化/擴散、清洗、退火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制造,將實現14nm設備的產業化和開展5/7nm的技術研發。
中微公司8月21公告,擬對上海睿勵投資1375萬元,獲得約10.41%的股權。睿勵是國內領先的半導體檢測設備商,產品包括光學檢測設備、硅片測量設備及宏觀缺陷檢測設備等。本次投資將使中微成功進軍集成電路工藝檢測設備領域,既支持了睿勵的工藝測試設備的國產化,也有助于利用睿勵現有技術推動中微對刻蝕設備、薄膜設備的研發。
投資建議:【中微半導體】國產刻蝕機龍頭;【】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在長晶爐方面已有成果;【北方華創】產品線最全(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的半導體設備公司;【】檢測設備從封測環節切入到晶圓制造環節;【】收購韓國it&t公司25.2%股權,從面板檢測進軍半導體檢測領域;其余關注【】國產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國內高純工藝龍頭,清洗設備可期)。
風險提示:下游半導體芯片增長不及預期。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