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孫紅麗)8月25日,“中國智能門鎖行業質量與消費”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五金制品協會首次發布《智能門鎖消費指南》。指南共22條,對什么是智能門鎖、智能門鎖的功能、優缺點、安全性、適用性等方面進行了通俗易懂的闡述。并在選購渠道、價格、購買流程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參考依據。
據了解,我國智能門鎖行業從2001年開始起步,2014年之后智能門鎖的供應鏈開始日趨走向成熟,產業分工配套也開始逐步完善,到2018年行業進入爆發期,市場銷售規模接近200億元,行業供應鏈產業開始走向專業化。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石僧蘭指出,智能門鎖是傳統鎖具與智能化技術相融合的集成創新產品,隨著智能門鎖普及率的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兼全國五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用五金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畢智濤表示,智能門鎖的標準體系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需求、居于全球先進水平的標準體系。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體系相互支撐基本形成。
“智能門鎖的質量提升,必須是全產業鏈的提升。”畢智濤介紹,從產品結構上看,目前智能門鎖主要由電子、機電、機械三部分構成。智能門鎖整個產業鏈基本涵蓋了機械制造、機電產業、電子信息產業以及互聯網四大行業。一個智能門鎖的生產企業至少需要十到十五家配套供應鏈企業,以目前行業1300余家生產企業的規模估算,相應的有上萬家配套的供應鏈企業。涉及到的行業多,供應鏈配套企業數量也多。智能門鎖作為一個對安全缺陷零容忍的產品,對產品包括從機械到電子的供應鏈部件的質量缺陷要求也是零容忍。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