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來臨,勞動力的進一步短缺;以及進入5g時代后,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條件的完善;智慧工廠,智能制造等概念的全面推廣,未來的機器人產業必將會進入飛躍式發展,成為下一個風口。但是在目前中國的傳統的制造業機器人研發水平,距離世界最高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主要被本的安川電機(yaskawa)、發那科(fanuc)、德國的庫卡(kuka)、瑞士的abb這四大工業機器人供應商瓜分,這四家的全球市場占比超過50%。且幾乎壟斷了所有六軸以上多關節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其它的機器人公司只能在一些結構簡單的市場競爭,并且這些公司生產的機器人很多都會使用這四大的機器人配件如伺服器、馬達、電機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在中國,這種情況更加明顯,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67.1%份額為外資品牌,其中四大家族占比超過57%。而在高端工業機器人領域,六軸以上多關節機器人四大家族份額95%,下游高端應用集中的汽車行業四大家族份額在90%,焊接領域在84%。而國產機器人只能爭搶剩下的30%左右的市場。
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是因為我國的工業自動化起步較晚,在工業機器人行業積累較少,而且在機器人用伺服器,高性能電機等方面欠缺較多。但是如果說這些硬件,我們還可以通過在全球市場上采購的方法來彌補差距的話,我們在工業機器人核心算法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就更大了。
不過房地產巨頭碧桂園卻可能為中國機器人行業另辟蹊徑。就在8月22日碧桂園公司的中期業績會上,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表示,自去年7月碧桂園成立機器人公司以來,目前總共研發了37款建筑機器人,并且有9款已經進入項目現場進行試操作,而且會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產品技術迭代。如果37款全部研制成功,相信將徹底改變整個建筑行業的大環境。
不得不說碧桂園財大氣粗,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做出這么多的成果。當然實際使用效果如果,還需要后續進一步檢驗。但是考慮到中國在基建行業的龐大市場,發展建筑用機器人也算是中國機器人行業另辟蹊徑的一種嘗試。不過如果碧桂園的建筑機器人能夠成功,希望碧桂園能夠把獲得的利潤投入到真正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上。畢竟從長遠來看,只有工業機器人才是未來中國“智”造業興盛的基礎。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