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無人機能讓地面工作者擁有空中視角,并且因其可掛載特定功能負載的特點,在城市消防(火情偵查、余火檢查、轄區建模、拋投喊話、人員搜救)、森林滅火(防火巡護、火場偵查、運輸物資)、自然災害救援(災害現場偵查、受災地建模評估、現場應急通信、災區檢疫、防汛,防旱)等領域,都有不錯表現。
在傳統認知中,無人機的功能是與其體積相匹配的,體型越大,能力就越強。然而,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在應急響應突發事件中,小型、輕便的無人機在不同的環境中,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應急救援高效部署,小型無人機的三板斧
在突發緊急情況下,救援處置速度每提前1秒,都能減少不可估量的生命與財產損失。無人機作為應急救援特種裝備,部署時間的高效與否,可直接影響應急救援行動的成敗。
相對其他體積龐大,操作復雜的無人機來說,大疆創新“御” mavic 2 行業版,憑借著優秀的工業設計,從展開至起飛狀態,單人操作僅需10秒即可完成,撬開了應急響應的時間之門。
“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的機身重量不超過1千克,僅需單人背包即可輕松攜帶,便攜小巧的特性,使得消防救援人員在分配消防車物資空間時能夠更加靈活,也為其他特種消防器材節省運輸空間。
在城市應急救援場景中,交通堵塞往往是阻礙救援人員快速抵達現場開展部署的一大難題。而如果救援人員攜帶了小型無人機,就可以通過其快速飛抵現場,獲取災情信息并實現前后端同步,在消防車到達之前對事故現場進行遠程以及全局監控,并及時現場情況反饋給指揮中心,為指揮中心提供決策判斷依據,如判斷火災大小和蔓延情況,評估增援需求,規劃現場消防車、水槍等設備架設及后續水源定位等。
有了快速部署、便攜性、急速偵察這三板斧,小型應急救援無人機在應急響應的戰場上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救援神器。
洞悉黑暗,紅外鏡頭帶來救援新視角
在遇到突發火災或可疑火險需緊急處置時,救援工作的展開往往危險重重。如因濃煙而遮蓋的火場,無法精準地確認著火點位置,從而影響精準施救。此外,對處于危險潛伏狀態的陰燃現象或危化品存儲罐,難以及時有效的從外部快速分析事故點,從而錯過最佳的安全排除隱患時間。
大疆“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搭載了紅外光感攝像頭,為救援應災團隊提供了低成本且高效的空中熱成像解決方案。“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通過msx技術,將可見光影像和熱成像結合,還能夠增強圖像的細節表達能力,幫助用戶更好地識別物體和作業環境。
穩字當頭,5級風也能回傳高清畫面
在火災現場,往往由于火勢及環境的復雜多變,極易出現紊亂熱氣流。在河流、海域救援領域,因自然環境影響,應急響應工作也同樣須要在大風環境下開展,這為應急響應帶來了極大挑戰。抗風穩定性也成為了無人機在應急救援環境下作業所面臨的核心考驗。
在普通人的直觀印象中,無人機只有個頭大,抗風性能才會好。但在這樣的設定下,追求穩定,就必須犧牲便攜性。經過飛行姿態算法的優化,“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在能抗5級風,在強風環境中,無需手動調整姿態就能持續地將現場畫面清晰、穩定回傳。這徹底打破了在很多人看來小型無人機抗風性能差的“魔咒”。
來源:人民政協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