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15日訊 14日,以“聚智末端、洞見未來”為主題的2019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在北京召開。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指出,32萬組智能快件箱實現快件箱遞率11%;“快遞下鄉”工程穩步推進,農村快遞網點覆蓋率已經達到95.22%。全國225個城市出臺了方便快遞車輛通行的相關政策;新能源車輛保有量已達2萬輛;全國實現了快遞進校園的全覆蓋;多種形式的快遞末端投遞站達到8.66萬個。
劉君介紹,無人配送站、無人機、無人車都將成為解決城鄉“最后一公里”難題的重要手段。現在比較成熟的智能快件箱,逐步成為我國城市快遞末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10月1日即將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征得收件人同意,投遞快件后應及時通知收件人。
劉君表示,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電子商務經營者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之間依據相關標準開展數據互聯共享,共同提升配送效率。企業要妥善存儲使用用戶數據,利用用戶大數據進行增值應用的,要尊重用戶權益,不得將具有個人隱私特征的數據提供給其他單位和個人。
今年以來,全行業在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循環利用等方面成效明顯:截至6月底,全國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6%;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已達45%;循環中轉袋使用率已達44%;45毫米“瘦身膠帶”得到全面推廣。率先探索快遞廢棄物的垃圾分類裝置,目前已有1萬個郵政快遞網點安裝啟用。
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快遞綠色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和《2019中國快遞末端服務創新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快遞綠色包裝治理成效初顯,行業綠色化穩步推進,減量化成效顯著,可循環亮點涌現。2015年以來,快遞企業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從輛開始逐年翻番,目前已達20833輛。
除此之外,企業加快綠色作業步伐,自提網點、公共取送點、自動化分撥中心方興未艾,實現資源集約利用。在快遞末端方面,快遞企業對末端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通過加大資源投入,優化操作流程,創新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在快遞業務量高位增長的背景下,單個網點的派件承載力逐步增強。
報告預測,未來快遞末端服務規范化、智能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農村市場將成為末端建設的潛在支撐力,集團化大型快遞企業之間總對總合作將促進末端網點抱團發展、盤活現有資源,圍繞快遞末端的大生態圈將逐步形成。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