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為盜竊電纜在薊州爬15米高電線桿)
日前,薊州區白澗鎮連續發生3起煤改電電纜被盜案件。案發后,公安薊州分局白澗派出所聯合邦均派出所、分局圖偵部門展開調查,發現盜竊地點為相鄰村莊,作案手法相似。但由于案發在深夜,民警在走訪中并未發現有價值線索。那么,薊州警方又是如何破獲這起案件的呢?
近日,白澗派出所接到某電力工程員工的報警稱,在某村兩處施工地點以及鄰村一處施工地點有電纜被盜。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展開調查。
民警在勘驗過程中發現,被盜電纜均為煤改電工程施工所用的銅芯電纜,被盜電纜共計六根,總長度約70余米,涉案金額4萬余元。據了解,這些電纜在某村的村西頭,都是一千伏高壓線,是冬季取暖專線。目前,工程已經完工,所有線路已經穿到線頂,但沒有通電,嫌疑人攀爬15米高的電線桿,用專用斷線鉗進行作案。
民警調取周邊監控視頻,由于案發時為深夜,只能通過微弱的燈光判斷在案發時間段,有車輛在附近停留了約一小時,但不能辨清車牌號碼。通過仔細辨看,民警發現該車尾燈形狀較為特殊,應該為一輛越野吉普車。
通過分局圖偵部門在案發時間段,對進入案發地附近的車輛進行分析,最后一輛蘇字牌照的吉普車進入警方視線。民警認為,這輛吉普有重大作案嫌疑。經過仔細辨看,民警發現該車的后排座椅上蓋著一床棉被,好像故意在進行遮擋。
民警通過牌照查詢,發現該車歸某公司所有,而且在距案發地200米的監控中,一個模糊的人影正在往案發地方向走,過了大概30分鐘,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隨后,民警擴大了排查范圍。經過大量工作,民警發現途經津圍公路一抓拍區間時,車后座上的棉被不見了。據此推斷,嫌疑人很可能在此路段進行了銷贓。
果然,經過民警走訪調查,附近的一家廢品收購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通過監控視頻,民警看到該車兜了一圈,逆行開進廢品收購站,停留了20分鐘,又出來繼續行駛。在隨后的檢查中,民警在院子的角落里,找到了被盜竊電纜的外皮。
“俺們感覺他這是偷的,也沒多問,就低價收了。”廢品收購站是一對中年夫妻開的,由于守在公路旁,生意很好。經過民警審訊,犯罪嫌疑人耿某、楊某承認了收購被盜電纜的犯罪事實,但還是未能提供盜竊嫌疑人的有效信息,案件偵破陷入僵局。
根據工作經驗,民警分析,嫌疑人很可能在案發前進行過踩點,于是對案發前的大量視頻進行調取分析。果然,一輛冀字牌照的紅色桑塔納進入民警視線。
“同樣是利用遮陽板進行遮擋,路徑一致,駕駛人的體貌特征也十分相似。”民警初步斷定該車就是踩點車。隨后通過一車找人,民警確定了車主信息,經比對,車主就是進行銷贓的嫌疑人之一。
據此,民警通過京津冀警務合作平臺,發現了嫌疑人在北京密云落腳的線索。民警馬不停蹄趕赴北京。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協助下,找到嫌疑人的臨時居住地。此時,嫌疑人正好在家,民警佯裝工作人員敲開門后將李某抓獲。后通過李某交代,民警又將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董某抓獲歸案。
經審訊,二人供認了盜竊電纜的犯罪事實。李某為河北省灤平縣人,沒有犯罪前科,曾經以賣水果為生。李某有3個孩子,最大的才3歲。雖然家庭收入不高,但是撫養孩子不成問題。
后來,李某開始沉迷于賭博,沒多久就因到處借賭資而債臺高筑,他盜竊所得贓款也大多用于賭博揮霍。一來二去,小偷小摸已經不能滿足李某的欲望。于是,他找到同鄉董某,密謀盜竊工程電纜。
為了方便盜竊,二人湊錢花了2萬多元,買了一輛蘇字牌照的吉普車。當時著急作案,所以雙方只是簽了協議,而沒有辦理過戶。然后又花了900多元,買了一把剪電纜的專業液壓鉗。
目前,李某和董某因涉嫌盜竊罪,耿某和楊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