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交所官網披露,80家科創板在審企業的財務報表已超過規定的有效期,狀態變更為“中止”,其中包括曾掛牌新三板的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信儀器”)。
招股書顯示,禾信儀器專業從事質譜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年至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3247.93萬元、3515.55萬元和2988.63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5.42%、34.28%和22.16%,2018年的研發投入占比較2016年下滑了37.44%。
同時,根據招股書,禾信儀器質譜儀所需的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仍需要進口。報告期內,其花在采購激光器和分子泵上的金額分別為678.15萬元、969.2萬元和879.01萬元,占凈利潤的比重分別高達31.7%、48.18%和36.28%。
針對公司科創板上市的相關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多次致電致函禾信儀器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回復表示:“目前公司正按照上交所的有關審核流程及相關規定,正在進行問詢回復準備,相關信息將會予以披露,請關注上交所網站。”
研發投入波動下滑
招股書披露,禾信儀器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750萬股,募資約3.46億元,主要用于質譜產業化基地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禾信儀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170.71萬元、1.03億元、1.35億元;凈利潤2136.83萬元、2011.30萬元、2423.90萬元,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803.90萬元、-1193.77萬元和257.85萬元,波動較大。
長江商報記者對比發現,與布魯克、天瑞儀器、安圖生物、聚光科技等境內外上市公司相比,禾信儀器的體量相對較小。報告期內,布魯克的營收分別為111.78億元、115.39億元、130.10億元;天瑞儀器營收分別為4.30億元、7.92億元、10.24億元;安圖生物營收分別為9.80億元、14.00億元、19.30億元;聚光科技營收分別為23.49億元、27.99億元、38.25億元。
同時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禾信儀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當期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對此,禾信儀器解釋稱,主要由經營性應收項目、經營性應付項目、存貨項目隨業務規模的增長而波動導致。
而除了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不相匹配,禾信儀器的存貨規模也增長明顯。報告期各期末,禾信儀器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040.25萬元、3279.04萬元和4442.59萬元。其中,2018年末公司存貨規模較2017年末擴大35.48%,禾信儀器表示,主要系業務規模逐漸擴大,備貨有所增加所致。同時報告期各期末,其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68、0.90、1.03,存貨周轉較慢。
在研發投入方面,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3247.93萬元、3515.55萬元和2988.63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5.42%、34.28%和22.16%,無論是投入金額還是占營收比例,均出現了下滑態勢。
此外,報告期禾信儀器的前五客戶每年均在變化,完全沒有重復客戶。對此,禾信儀器方面解釋為:“公司生產的質譜儀產品價值較高且使用年限較長,相同客戶一般不會在短期內重復采購。”而這也意味著公司要不停地開拓新客戶。
禾信儀器也在招股書中提到,如果公司相關新產品的研發進度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變化,或者在新領域、新客戶的拓展上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則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四成凈利用于進口零部件
據介紹,禾信儀器成立于2004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業從事質譜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向客戶提供質譜儀及相關技術服務。2017年3月,公司股票掛牌新三板,今年4月終止掛牌。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禾信儀器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昆山禾信、北京禾信、禾信創智,2家控股子公司禾信康源、禾信智慧。值得一提的是,5家子公司中4家2018年度凈利潤為負,3家甚至出現了凈利潤和凈資產均為負的情況。
多家子公司陷入虧損的情況下,禾信儀器對政府補助的依賴較大。報告期內,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2315.45萬元、2319.91萬元、1111.58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9.27%、111.48%、50.09%,占比維持在較高水平。禾信儀器坦言,如未來政府對該領域的支持力度及相關政策有所調整,政府補助規模縮減甚至取消,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根據禾信儀器披露,報告期內,實現產業化銷售的產品包括spams 系列和spims 系列,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禾信儀器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自主研制了多個核心部件。然而,截至目前,其質譜儀所需的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目前仍需要進口。
報告期內,禾信儀器花在采購激光器和分子泵上的金額分別為678.15萬元、969.2萬元和879.01萬元,占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31.7%、48.18%和36.28%。由此,外界有質疑稱,近四成的凈利潤用于購買進口高端零部件,是否存在依賴進口的情況。禾信儀器也提到,如國外相關廠商經營策略發生重大調整或所在國出口政策發生變動,可能對公司高端通用零部件的采購造成不利影響。
來源:儀器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