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即服務(raas)的概念正在制造業中迅速發展,其最新支持者之一是工業機器人公司kuka,它將這一想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
這家德國公司于2016年被中國消費品制造商美的收購,最近宣布將推出一項新的smartfactory即服務 計劃。mhp是一家專門從事汽車和制造業的保時捷集團咨詢公司,也是保險業巨頭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代表。
一個工廠在一個盒子里
這種新的按需服務的客戶將獲得基于kuka技術的機器人人員自動化工廠; 幫助實施和整合mhp; 和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和融資服務。
其想法是,該服務為制造企業(尤其是汽車制造商)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將資本密集型業務外包,避免前期投資成本和卸載風險。合作伙伴聲稱,smartfactory即服務可以將某些制造產品的上市時間縮短30%。
“我們的客戶面臨著迅速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的挑戰。smartfactory即服務可以實現這一點,“他說。
他補充說,與mhp和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合作“使未來的商業模式更加接近”。 然而,并非如此接近:合作伙伴承認,在客戶站點上實現smartfactory即服務的實時實施之前,它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機器人出租
很清楚的是,庫卡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愿景:出租一個機器人和另一個出租整個工廠是一回事。然而,與此同時,有很多公司致力于更為適度的基于服務的工業機器人方法。
根據abi research的2018年5月報告,機器人即服務是一個彈性概念,對不同的供應商來說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但一般來說,它廣泛用于描述基于租賃或租賃機器人作為全方位服務的商業模式,而不是要求客戶預先付款以擁有它們。
abi research分析師rian whitton表示,“雖然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機器人供應商持續保持利潤率的壓力意味著他們希望擴大市場機會,而不僅僅是將機器人作為產品銷售。”
總體而言,abi research估計,raas的安裝基數將從2016年的4,442個增長到2026年的130萬個,而raas提供商的年收入預計將從2016年的2.17億美元增加到2026年的近340億美元。
“這將使raas供應商的年收入,包括所有服務付款,大于工業機器人的出貨收入,目前占據了機器人行業在收入方面的最大份額,”whitton解釋道。
取和攜帶
這種提供商的一個例子是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fetch robotics。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被世界經濟論壇(wef)選為61個最有前途的技術先驅之一,有可能“塑造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主要關注領域之一是為在線零售商自動化倉庫運營。
根據fetch首席運營官carl showalter的說法,較大的公司傾向于以傳統方式購買機器人,提前支付資本支出,但隨后會為預測性維護服務支付年度云服務費,等等。較小的客戶不需要預付任何費用,而是通過fetch簽署每月每機器人費用。
另一個例子是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invia robotics公司,該公司最近宣布了一筆2000萬美元的融資,并提供電子商務訂單履行公司,如樂天超級物流公司(rsl),以及基于倉庫的揀選機器人。rakuten最近選擇了invia的貨物到人履行服務,這是一種基于訂閱的模式。
“對于rsl和我們廣泛的客戶,invia robotics提供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可以使用raas模型擴大需求,管理成本并提高庫存準確性,”rsl首席執行官michael manzione解釋道。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