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 李都) 驕陽似火,熱浪襲人,空曠的農田邊,甚至沒有一處可以遮陽的地方。
7月28日下午3點半,記者手中的溫度計顯示38攝氏度,艾津植保的工作人員應長云已經在農田邊工作了半個小時,全身上下都已濕透,淺藍色的工作服被染成深藍色,雖然戴著草帽,但臉上已被曬得通紅。
作為一名植保無人機的“飛防”操作手,從7月26日開始,應長云和他的搭檔董有康就來到浦口區湯泉農場,為當地種植戶的近3000畝水稻噴灑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3天下來,服務面積超過1000畝。“每天早上6點就得開工,一直忙到10點,下午3點繼續,干到晚上7點,就是為了避開中午的高溫天氣。”應長云介紹,他一天至少工作8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一直要持續到9月底,中間幾乎沒有休息。
“水稻喜歡高溫,每年的7月到9月都是水稻生長的旺季,也是病蟲害高發的時間。”種植大戶趙聯發從田里摘下一片已經泛白的水稻葉片說,這片葉子被稻縱卷葉螟吃了,已經不能再進行光合作用。他介紹,高溫天氣下,水稻易發紋枯病和稻縱卷葉螟,紋枯病是對水稻的根部帶來傷害,會造成減產甚至是絕收;稻縱卷葉螟是吃稻葉,會導致結實率低,稻谷不飽滿。所以,水稻的植保主要是以防為主,等到病蟲害大面積發生后,再治就來不及了。
即便天氣再熱,應長云和他的搭檔也要搶抓時間,確保按時完工。可是,人能在高溫下堅持作業,機器卻受不了。
記者在現場測算,無人機噴灑農藥一個架次的時間大約為8分鐘,之后,無人機降落、卸藥桶、重新裝藥、再起飛,一套流程下來需要15分鐘。飛個三次,無人機就需要休息15分鐘,也只有在無人機休息的時間,應長云才有機會喝口水、擦擦汗。“無人機作業本身就會發熱,高溫天氣下,機身溫度過高會導致斷電,摔下來損失就大了。”應長云說。記者摸了一下身邊的無人機,溫度燙手,就連電池的塑料外殼,都不能長時間觸碰。
這個夏天,像應長云這樣的無人機“飛手”,穿梭在我市農村的田間地頭進行作業,不僅確保了糧食生產安全,也讓廣大農民不用再那么辛苦。艾津植保的技術人員王光介紹,僅他們公司的無人機“飛手”就有近20人,服務全市15萬畝農田,服務對象有上千名種植戶。“過去,農民背著噴壺到田間灑農藥,一天最多覆蓋20畝,而利用無人機作業,一天能飛300多畝,效率提升了15倍。”王光說,科技進步給農業生產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未來,種田會變得越來越輕松。
南京醫生金蕊因在長城上搶救日本游客“爆紅”網絡。人民網發布微博稱:救人不分國籍,大愛沒有邊界。救死扶傷是醫者仁心,多人幫忙是夏日清流,走紅是民心相通。這一幅多人攜手的救人畫面,是長城上最美最動人的風景。
7月27日午后,北京八達嶺長城酷熱難耐,一名日本女游客突然昏倒,帶家人游玩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金蕊見狀,與一名護士接力為患者做了近40分鐘心肺復蘇,直至急救人員趕來。談起救人,她說:當時什么也沒想,人命大于天。那位護士比我早5分鐘到,還有其他游客主動幫患者撐傘、扇扇子、冷敷,大家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業界人士說:公共場所救助完全是自愿性質的,既考驗醫護工作者的職業化水準,更考驗醫護人員的公德水平,南京這位醫生交出了優秀答卷。
近日,有位女名人在微博中吐槽:下飛機時,行李箱較重,但周邊男士沒有一個伸手幫忙,“那個場景真是不像樣子”。但網友卻說,“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要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吐槽者確實有些自以為是,網友批評在情理之中。不過,這件小事能成為公共話題也表明,有沒有勇氣主動幫助陌生人依舊是種道德困境。許多人是有助人之心的,但事到臨頭往往會糾結于主動助人還是等人求助,善念往往就在糾結中自生自滅。試想,如果金蕊醫生和現場游客也這么糾結,又如何會有多人攜手的救人畫面。救人性命與幫人取行李箱雖不能相提并論,但精神實質相同。
道德進步就是選擇,不是在善惡之間選擇,而是在本分和善之間選擇。選擇“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屬于人之常情,但僅僅是游走于道德底線;主動助人則是向道德標線看齊,是善與崇高。南京女醫生金蕊能“爆紅”網絡,就因為在面臨本分和善的選擇時毅然選擇了善。這樣的人越多,社會文明度就越高。其實,主動幫助陌生人之所以成為道德困境,主要還是信任缺失,破解這種困境,就要對人多些信任。一個基本判斷不可少:愛與善永遠是社會主流。金蕊醫生走紅網絡,也再次印證了“人心向善”。
來源:南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