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民航局下發《關于同意擴大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范圍的通知》,同意了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申請,即將江西豐羽順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羽順途公司)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開展的“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范圍擴大到四川、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區。
這意味著,無人機物流配送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也將促進無人機企業的蓬勃發展。
中國民用無人機已“飛滿天”
記者從國家民航局獲悉,截至6月底,我國注冊無人機達33.9萬架,較去年猛增近5萬架。如果按此增速推算,今年全年我國無人機數量或接近40萬架。
無人機在民用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
民用無人機可分為工業級與消費級兩種。目前,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個人航拍,大疆占據著國內主要市場。工業級無人機則可用于多個領域,包括農業植保、物流運輸、電力巡檢和測繪等等。
目前大部分涉足無人機業務的上市公司集中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競爭已從消費級轉向工業級。
記者從民航局、物流行業協會、物流企業等多方獲悉,目前無人機物流配送是行業熱點,也催生了無人機企業的蓬勃發展。
中信建投軍工團隊向記者表示,2018年深圳無人機企業超過360家,每年交易規模突破400億元。
記者又從民航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全行業無人機有效駕駛員執照44573本,無人機共28.7萬架,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達37萬小時。
造機用機上市公司“忙翻天”
早在2017年,國家民航局先后同意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和陜西省,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參與其中的主要是順豐和兩大公司。
作為無人機的需求端企業,這兩家公司均有相當大的動力。其中,順豐公司已先后研發投資合計約8963萬元。
國家民航局數據顯示,2018年,順豐、京東在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地區累計共飛行了4萬余架次、1.5萬小時、近40萬公里,運輸、配送貨物24.6萬件944.6噸。
舉個最新的例子:
2019年7月10日,順豐四川甘孜松茸預處理中心揭牌,順豐從松茸預處理環節入手,推出松茸全供應鏈解決方案,創造性投入百余架無人機參與松茸“第一公里”運輸,用高科技為松茸出山提速。
這還僅僅處于試點階段,一旦無人機物流配送標準業態等成熟,其中的市場空間不可限量。也正因此,無人機制造企業訂單飽滿,忙得不可開交。
安信證券軍工板塊分析師花超告訴記者,他最近去了長鷹信質調研,了解到公司正在積極推進與國外合作建設無人物流體系。
“此前公司已與菜鳥合作‘駝峰’計劃,潛在需求超過100架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可測算總合同規模預計在30億人民幣以上。”他說,公司還表示,無論軍民,目前公司各方面任務飽滿,未來發展形勢良好,將實現持續的增長。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