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潛深海,成就海底電纜王者 來源: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東方電纜生產車間。
高端裝備是我市“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中的重點產業,也是我市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型升級的“王牌”。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該行業中的一個典型,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制造,成為國內唯一掌握海洋臍帶纜的設計分析并能進行自主生產的企業,躍居全球海底電纜最具競爭力企業十強。
寧波-舟山千伏海底電纜敷設完工
6月2日,隨著最后一根海纜在舟山金塘大鵬山岬灣中北部的成功登陸,世界首個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回路敷設工程――寧波-舟山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海底電纜敷設全部完工,這意味著中國在高端海洋裝備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
對此,該公司總工程師周則威感觸頗深,“雖然我們跟國際巨頭還存在差距,但在高精尖細分領域,我們打破外國壟斷,可謂意義深遠。”他介紹,海底電纜具有系統設計復雜、使用環境惡劣多變、產品制造裝備和工藝要求高等世界線纜行業公認的技術難點,2007年以前,只有法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少數幾家大公司有制造能力。
面對巨頭的壟斷,東方電纜積極響應國家海洋經濟與新能源戰略,開始海底電纜的探索之路。
“國外有專利保護,我們只能自主研發,可以說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面對研發初期的艱辛,周則威感慨道,模擬測試、建立模型、樣品生產,一道道工序推演,還需兼顧通電、通信等功能,從技術到設計,再到制造環節,環環相扣,經過無數個晝夜,最終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芯”技術用于海底電纜敷設
周則威介紹,目前東方電纜已成功為該項目的一回、二回輸電線路工程提供了兩根千伏(含軟接頭)光電復合交聯海底電纜,共計36公里。其電力輸送能力為普通聯網工程的3到4倍,而且綠色環保,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項目采用的千伏軟接頭技術,是行業公認的技術難題,被稱為中國“芯”技術。
“中國要實現海洋強國夢,我們信心十足,這也更好地詮釋了寧波企業積極助力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擔當。”該公司總裁夏峰介紹,此次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交流海底電纜的研發制造以及工程應用為世界首創,解決了海洋輸電技術的核心難題,保障了國家級群島新區的安全可靠供電,不僅刷新了超高壓海底電纜制造的世界紀錄,也標志著國內超高壓交流海底電纜的設計、研發與制造已進入全球的領先地位。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