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在測量數據。
測量地球長度以什么為標準?如何精準統一?7月24日,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該局武漢比長基線場作為野外大量值長度傳遞的計量標準,現每年可滿足上萬臺全站儀、測距儀等大地測量儀器的計量檢定工作,在公路、鐵路、國防、航天等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基線場是用于衛(wèi)星定位導航終端、全站儀、測距儀等大地測量儀器檢測、檢定和校準的室外長度標準裝置。省地震局武漢比長基線場始建于1983年,是我國首條最早獲得法定計量授權的1千米以上高精度野外比長基線,我國新一代計量檢定比長基線場的標桿。2014年,在保障武漢園博園建設的基礎上,基線場拆遷重建,全長1.35千米,建有9個觀測墩,因與武漢園博園景觀融合,享有“最美基線場”之稱。
“這里是目前國內觀測條件最好、精度最高的基線場之一。”省地震局武漢地震計量檢定與測量工程研究院總工彭友志介紹,基線場觀測墩的修建難度在于要保證“直平穩(wěn)”,由于地球曲率對水平距離的影響,尋找一塊一公里左右只有厘米級差距影響、且能觀測到北極星的地面非常難。為了獲取精準數據,工作人員每天上午6時開始工作,獲取信息、修正數值(如圖)。作為野外大量值長度傳遞的計量標準,武漢比長基線場是光電測距儀器唯一的野外長度檢定設施和長度溯源標準器,現每年可滿足上萬臺全站儀、測距儀等大地測量儀器的計量檢定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在原有基礎上,該基線場現建有高精度的方位標準,可滿足真北測量,為機場真北方向測量、大型隧道貫通測量、地鐵定向測量、礦山貫通測量等大型工程項目的指北方向測量提供方位基準,在公路、鐵路、隧道、礦山、造船、國防、航天等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相關行業(yè)施工測量的準確與導航方位的可靠提供了量值保障。(記者文俊、通訊員安寧、實習生馮鈺雯)
來源:華夏經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