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80后”大學生,卻選擇了在電纜溝里摸爬滾打;他非科班出身,卻僅用五六年時間就榮獲全國技能大賽冠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他就是國網濟南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一班班長姜濤,15年來他在電纜溝里一刀一刀刻出“匠心”。記者深入現場,從他的工作中解讀“工匠精神”。
撲下身子 勇于拼搏在反復練習中打磨匠心
“我感覺在工作崗位上還是要撲下身子消除雜念,務實工作,勇于拼搏。”姜濤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完不成任務不撒手,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干勁、鉆勁、狠勁和韌勁。
這種精神正是他多年來在工作中的具體實踐。電纜接頭是電纜的最薄弱環節,其制作工藝和質量至關重要。不到一毫米的半導電層,需用刀子割下來。這一刀至關重要,割淺了剝不下來;割深了就會傷到主絕緣層,影響電纜安全穩定運行。
剛開始工作時,姜濤不知道如何用刀,手上劃得到處是傷口。但不服輸的他與電纜較上了勁兒?!澳玫兜氖帜テ屏似ぃ屠p上紗布繼續練?!苯獫f,他每天都要練習十幾個小時,從持刀手法到下刀力度,從刀尖角度到運刀速度,不斷調整改進。通過不下一萬次練習,終于練就了“一刀準”的技藝。
搪鉛是高壓電纜接頭制作的重要環節,就是用半熔融狀態的鉛條把電纜頭與電纜接縫密封的工藝。因為技術手法難、工藝要求高,全國能夠熟練掌握這項技能的不超過100人。為了掌握這項技能,他曾數十次被噴槍火焰燎了眉毛和頭發,手不知被燙傷了多少次。經過半年的苦練和總結,姜濤能夠做到在20分鐘內搪出一個完美的鉛封,成為全公司掌握該技術的極少數人之一。
親身帶動 悉心培養在堅守中傳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但要堅守,更應該發揚和傳承?!苯獫f,一個人堅守“工匠精神”能夠保證他所在的崗位工作突出,而一個班組乃至一個企業要想有突出業績,則需要全體職工都秉持“工匠精神”。
一直以來,姜濤十分注重“工匠精神”的發揚和傳承。近年來,進入電纜運檢室工作的年輕人,都要在他手下打磨一番,灌輸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最終成為獨當一面的好手。在他的帶動下,他所在的團隊完成了“110kv電力電纜外護套接地電流的監測”研發;完成了電纜井蓋四防的研發及應用,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電纜運行及處理工作中的難題;研制成功“輸電電纜終端桿塔避雷器試驗引線”,解決了輸電桿塔避雷器預試停電工作時間長、危險系數大的生產技術難題……
5年前,以他名字命名的“姜濤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作為負責人,姜濤十分注重對青年員工的培訓工作,“只有底子打牢了,才有推陳出新的可能?!睘榇?,他組織開展了“能手身邊再出能手、勞模身邊再出勞模”系列活動,有效提升了隊伍專業素質。
國網工匠、齊魯工匠、金牌講師等一系列榮譽是姜濤發揚和傳承“工匠精神”的有力詮釋。作為一名匠人,姜濤對近日由市總工會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濟南工匠”選樹活動非常關注,他認為該活動能夠倡導全社會尊重、傳承、發揚“工匠精神”,使之真正成為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本報記者王希濤)
目前,“濟南工匠”選樹活動正處于緊張的報名階段,只要您愛崗敬業、執著專注、堅韌不拔、善于攻關、勇于開拓、精益求精,在各自領域作出突出貢獻,都在選樹范圍之內。推薦者或參選者可到舜網專題網頁(news.e23. cn/xzjngj/)、選樹活動公共郵箱(郵箱:jngj_bmb2019@163.com;密碼:jngjbm2019),或掃描“‘濟南工匠’選樹”二維碼自行下載推薦表填寫,并在8月中旬前將填好的申報表及相關材料發送至活動指定郵箱(jngj2019@163.com),也可通過市總工會郵箱(jnszghscb@jn. shandong.cn)將申報表及相關材料報市總工會生產保護部。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