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482 >
西安晚報記者尚洪濤攝
戴上ar眼鏡,體驗5g+ar衛星結構教學;利用5g技術連線,觀看西工大魅影無人機團隊利用搭載華為5g cpe實時回傳的高清視頻 ;觀摩西藝術團同學在5g教室為支教小學進行的遠程音樂課……7月13日下午, 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辦“5g+智慧校園”發布會暨創新應用研討會上,與會者親身體驗5g技術在教學、科研應用場景,真切感受越來越近的5g腳步。
在西工大友誼路校區發布會現場的體驗區,與會者不僅可以戴上ar眼鏡觀看衛星圖片,體驗5g+ar衛星結構教學,還可以體驗5g+vr直播看鐘樓、5g+云vr競技、5g+4k高清16路視頻點播,感受5g+云、5g大帶寬帶來的高速率、低延時。
700 456 >
西安晚報記者尚洪濤攝
西工大無人機特種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洲教授和她的團隊在發布會現場帶來的一場全國首發“5g+固定翼無人機”創新教學同樣令人耳目一新。利用5g技術連線新校區,與會者和同學們一起遠程觀看長安校區西北工業大學魅影無人機團隊搭載華為5g cpe實時高清回傳的影像。“這是國內首次使用端到端的5g技術實現無人機高空航拍超清視頻的實時回傳,實現了空地5g立體組網,是5g+無人機技術應用場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內首秀。”周洲教授介紹說。
據悉,基于5g技術10gbps以上帶寬、毫秒級時延和超高密度連接的超強能力,魅影無人機團隊和中國電信陜西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建立試驗平臺,共同探索5g無人機的創新應用場景。現已建設完成5g信號覆蓋空域,成為高校內首個5g創新應用實驗平臺。該平臺將為5g無人機飛控、巡航測、5g+vr/ar直播、5g機器人、5g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提供良好的孵化環境。
700 467 >
西安晚報記者尚洪濤攝
以此同時,在友誼校區的另一間5g教室里,西工大大學生藝術團民樂隊、交響樂隊、合唱隊的同學們為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線王村小學的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遠程音樂公開課。藝術團的同學們在屏幕的這一端為小朋友們展示了琵琶、古箏、二胡、小號、單簧管以及鋼琴等樂器的演奏,帶領小朋友們認識樂譜、進行發聲練習。5g低時延的特性讓音樂課上的樂器演奏、多重合唱以及師生互動更為及時高效,具有很強的現場感。
“‘5g+遠程支教’克服了支教受時間、地域限制無法長期開展的問題,讓學校的知識、智力資源與貧困山區更高效對接,將開展常態化、高頻次、低延時的網絡遠程支教成為可能。”西工大校長助理張艷寧說:“本次‘5g+遠程支教’的成功在全國具有示范效應 ,對后期多學科開展5g+遠程智慧教學’探索出了新路徑。”
音樂課結束后,在5g教室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中國電信陜西公司聯合推出一堂別樣的“5g+思政課”。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賀苗副教授在西工大教室為同學們授課,同時利用5g技術連線,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馮建枚教授在延安鳳凰山現場教學,為同學們講述白求恩的故事,并和同學們互動。利用5g技術同步現場教學,將校園外的優秀紅色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與校內課堂教學高效對接,不僅使同學們身臨其境,也開創了網絡思政的新形式。
700 416 >
西安晚報記者尚洪濤攝
據悉,發布會上,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電信陜西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還簽署《5g創新應用合作協議》,三方將進一步開拓5g應用內涵,擴大應用領域,進一步完善5g+智慧校園建設。
來源:西安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