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位于王串場一號路和華昌大街交口的這基路燈,安裝了“智慧燈頭”,集成了監控攝像頭和語音廣播功能,配合安裝在桿體中部的水位監測裝置,每當積水深度超過設定值,監控攝像探測到有人進入區域,就會向后臺發送告警。之后工作人員便通過廣播遠程提醒行人,監控攝像、水位傳感、語音廣播等城市感知設備的智能聯動,使路燈像是智慧城市的“眼”和“嘴”一樣,可為百姓提供多種服務。
今年6月,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積極應用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與天津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率先開展了智慧路燈感知共享平臺開發和試點應用。中新生態城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門前的兩基智慧路燈亮相,實現了對市政井蓋、垃圾桶溢滿等狀態和溫濕度、pm2.5、風力風向等環境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感知,以及對安防、交通、市政等10大類17項具體社會服務功能的拓展。目前,智慧路燈已在市區進行試點應用,為市民提供方便的出行體驗。
“我們將建設定制化智慧路燈,匹配不同應用場景的服務需求。”國網天津路燈處現場負責人劉俊彥告訴記者。未來兩年,國網天津電力將逐步對本市意大利風情區和交通樞紐區的十余條道路的路燈進行升級改造。升級后的智慧路燈將利用地面投影、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結合不同的場景搭配相應的服務功能,如在道路匹配交通提示、治安監控、井蓋監測等功能,在景區搭配便民充電、一鍵求助、人流量監測等功能,在園區匹配地圖展示、車位監測等功能。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